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家長為調座位給老師偷存話費 老師無奈給家長返存
2011-03-17 09:34: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夢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老師,我兒子想換個座位。繪圖/王珊

  東北網3月17日訊 哈爾濱市某小學的李老師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不久前的三八節,她收到了班裡的一位學生家長發來的一條短信:李老師,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為了表達我的敬意我給您的手機裡存了500元話費,我孩子最近學習成績不穩定,他視力又不好,希望您考慮把孩子的座位往前調調,謝謝!

  讀罷短信,李老師哭笑不得。原來,這位家長以前多次想給她送禮均被李老師婉言謝絕。沒想到他來了這一招。李老師鬧心的是,第一,她對孩子一視同仁,從來不會收禮,特別是家長送的貴重禮物;第二,即使是這位家長反映的問題屬實,為了孩子的發展可以考慮給孩子調換座位,但是有了家長的這份『禮』,她反倒沒法去做了。

  思慮再三,李老師去營業廳給家長的電話裡返存了500元錢。李老師和家長說,『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學校裡能夠健康成長,但是班級裡40多名孩子都像您這樣想得到老師的「偏愛」,我不可能都照顧得來。其實,您的要求是正常的,可是因為您的做法,我反倒做起事來底氣不足了!所以,請您積極配合好我的教學,在家庭教育上多花些心思,孩子在學校裡得到老師的所謂偏愛,往往會扭曲孩子的價值觀、是非觀,絕不是什麼好事!』

  李老師說,她把壓力藏在了心裡,既沒有對任何人說,也沒有把情緒帶給孩子。不過,她也反思了,難道自己平時流露出什麼暗示嗎?沒有啊?現在的家長的到底是怎麼啦?一定要花錢買心安嗎?

  家長送禮『很無奈』

  老師收禮『很負擔』

  李老師的遭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老師反映,現在的家長送禮的花樣越來越多,如果不收,他會變本加厲,想著法達到自己的目的。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哈市目前出現一個怪現狀:『家長似乎不得不送,老師似乎不得不收』。記者也了解到,其實很多老師已經被家長弄得無所適從。哈市某小學陳老師曾抱怨,有的家長送來名貴的化妝品,或者是購物卡,『如果收下,「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心裡很別扭;如果不收,家長的態度往往要強硬,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又會變得尷尬。』而某初中的一位語文老師則有些『義憤』:『家長堅持讓老師收下禮物,隨後就會為了孩子對老師提出各種要求,這不是要挾嗎?』

  『那些孩子送的賀卡,有時甚至是自己畫的畫,雖然不值錢,但老師都會欣然接受,因為裡面凝結的是孩子的心意。不知什麼時候家長逐漸摻和進來,事情就變味了。貴重東西老師肯定不接受,但現在是人情社會,家長托個關系請你吃飯,給你送點禮物,收下吧,偷偷摸摸,很多要求又不可能辦到,弄得人心裡也挺難受。老師真是挺無奈的。』哈市某小學張老師對收到家長禮物的評價就是尷尬。

  正方:一定要送禮不然不托底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家長、學生給老師送禮從鮮花、賀卡、首飾、衣物、化妝品、購物卡、手機特色產品等等不一而足,甚至還有時髦的『苹果ipad』,有的禮物要比老師半年的工資還要多,這已經超出了感激師恩的范疇。

  為什麼要給老師送禮?『一定要送禮,不然不托底。』道裡區的崔先生在三八節花了1000元,辦了兩張購物卡,送給了女兒幼兒園的兩個老師。問及為什麼從幼兒園開始就要送禮,崔先生的反問意味頗深:『你是不是沒孩子,或者孩子現在還沒上幼兒園呀!』

  很多家長覺得家長要與老師搞好關系,送點禮物是很必要的,否則孩子就得不到應有的關心。有家長甚至舉出了一些老師直接向家長索要禮物、錢財,甚至以此來區別對待孩子的例子加以證明。南崗區的劉先生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給老師送購物卡,他道出了其中的隱情:『不送,心裡太不托底!而且我家孩子也比較調皮,還希望老師能多關照。』

  反方:送不送禮沒啥差別

  有些家長則堅定地認為,不送禮,老師一樣會盡心負責。

  誰送了禮、請了客,老師就一定會格外照顧嗎?『其實都是家長的心理在作怪。不管送與不送禮,老師喜歡的還是學習好、懂事的學生。『我認為還是不送的好。』哈市香坊區某初中的學生家長寇先生表示。『真正有學問、有素質的教師不可能因為沒拿到某個學生的好處就對他另眼相看。』

  哈爾濱市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的王綱主任長期從事兒童問題調查研究,他說,並不是所有老師都會因為家長送不送禮來區別對待學生,父母沒有必要隨大流給老師送禮,這樣的效果也不見得就好。希望通過送禮能多要點照顧,人為造就出的優於別的孩子的環境,對孩子其實會適得其反、甚至扭曲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給成長埋下了隱患。

  專家:請給老師真正的尊重與惦念

  與家長們不同,絕大多數學生們自己送給老師的禮物則會『單純』很多。三八節那天,哈市道外區某小學從教8年的王老師就收到了學生們送的喉寶、水杯、護手霜、鮮花等小禮物,有的學生還為老師自制了卡片。『其實一張卡片就足夠了。』王老師稱,比起家長們送的『大禮』,孩子們的禮物更讓她有尊嚴感。

  記者采訪多個中小學甚至幼兒園老師,他們更希望家長多和老師進行真正的溝通,一起將心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而不是逢年過節送禮了事。

  『在全都不送的時候老師肯定是公平的,而且偏愛好學生。可當有人額外付出金錢以後,老師得對得起拿的錢,就要付出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做為交易回報。這是現實。』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綱分析說。

  王綱認為,要解決這種已經在社會上形成風氣的不良現象,只能從社會引導和制度上下工夫。應讓家長都認識到老師收禮已構成職務犯罪;也應該教育家長,都不要給老師送禮,助其滋生腐敗。在制度方面,一旦發現或接到舉報有教師向學生家長索取禮物或是以收禮來區別對待學生,查實後,教師除了退還禮物,還進行嚴肅處理,以剎住歪風邪氣。

責任編輯:韓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