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搜 索
日本核輻射引發關注 哈市專家解讀生活中的『輻射』
2011-03-17 10:15:1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明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3月17日訊 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核輻射問題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16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生活中的各種輻射無處不在,人們無須談『輻射』色變。另一方面,合理使用核輻射,也有助於醫學治療。

  『輻射』無處不在

  據了解,核輻射是放射性元素產生的輻射,主要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受到各種電離輻射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線和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輻射則主要包括醫療照射、核爆炸和核動力生產,而醫療照射分為核醫學診斷以及放射治療。

  哈醫大二院放射線科工程師王忠輝介紹,生活中,除了醫學上常見的射線輻射,從手機、電腦、微波爐和信號塔等發射出來的電磁輻射同樣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可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各種核輻射是無所不在。

  王忠輝表示,雖然核輻射廣泛存在於我們周邊,但世界各國都對和平使用放射性和核素,有著極其嚴格的法規,使放射性和核元素的應用均能控制在對人類沒有任何危害的范圍內。

  『X射線』非核輻射

  在醫院裡,人們經常能看到拍CT的『大鐵門』緊閉,寫著『小心輻射』的字樣。對此,王忠輝表示,這種射線不是核元素形成的射線,並不是人們所說的核輻射。』雖然X射線同樣對人體有害,但是只要不是過分頻繁地檢查,這種損害幾乎為零。

  核輻射可用於醫療

  哈醫大一院放射醫學博士李勇告訴記者,醫學上可以通過核元素的放射功能治療疾病,如可以使用碘131這種元素,在進入體內後,可以有效治療甲狀腺疾病。『現在很大大醫院可進行ECT檢查,就是采用放射性核素標記到示蹤劑上,引入人體內部從而達到診斷的目的,對甲狀腺疾病、心髒疾病、腦血管疾病、骨骼疾病、腎髒疾病等疾病的檢查起到重要作用。』

  『放射性治療』須慎重

  王忠輝表示,因為內射線對人體有影響,所以已經懷孕的婦女或准備懷孕的人在需要做放射性檢查時,必須事先與醫生進行溝通,否則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此外,兒童也是對射線更為敏感的人群,在一定要做檢查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盡量縮短受照時間。

  王忠輝提醒廣大市民,患病後不要輕易進行放射性檢查和治療,更不要自己提出來射線檢查。如果一年之內進行幾次檢查,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小,但是如果過度檢查,會對身體造成一定損害。如果近期已經進行了相關的檢查,可以拿給醫生查看,以此避免重復照射對身體造成重復損害。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