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省核醫學會專家:食鹽裡加碘量微小對防輻射毫無價值
2011-03-18 08:22: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8日訊 17日,記者就目前我省多地引發碘鹽搶購現象,采訪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醫學博士、省核醫學會委員、省核學會理事李勇。

  記者:『坊間有人傳言說,日本核輻射會污染海水導致以後生產的鹽都無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鹽可預防核輻射。所以近日食鹽脫銷,對此你怎麼看?』

  李勇教授說:『這些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當發生較嚴重核污染的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服用一定量的碘片會起到預防的作用。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鉀化合物,是一種穩定性碘,能阻斷放射性碘被人體甲狀腺吸收,使放射性碘快速地排出體外,達到保護機體組織的作用。但是,碘片也只能阻斷放射性碘的吸收,對其它放射性物質是沒有作用的。而且,碘片的服用要與其它防護措施共同使用纔起作用。而碘鹽和碘片是不一樣的,碘鹽中的碘含量相對較低,起不到預防放射性碘的作用。民眾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過量地吃碘鹽對身體是有害無益的。』

  同時李勇教授認為,目前只有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後纔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此外,李勇告訴記者,中國的加碘鹽不是從海鹽中提取出的,大部分是礦鹽,是在礦物質中提取的鹽,再人工加入碘,與海鹽無關。

  記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會受到輻射影響?如何進行自我防護?』

  李勇介紹說,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天然輻射的影響,人均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劑量為2.4毫西弗,其中,來自宇宙射線的為0.4毫西弗,來自地面伽馬射線的為0.5毫西弗,吸入(主要是室內氡)產生的為1.2毫西弗,食入為0.3毫西弗。地區差異造成各地區的值會有所不同,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達200毫西弗。人類的很多活動也都會有輻射,如人們攝入的空氣、食物、水中的輻射照射劑量,約為每年攝入0.25毫西弗,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輻射量,乘坐飛機10小時,相當於接受0.03毫西弗的輻射,每天抽20支煙,每年就有0.5至1毫西弗輻射,一次X光檢查會有0.1毫西弗等。一次小於0.1毫西弗的輻射,對人體無影響。

  他說:『X線照射、放射性廢物、放射物質消毒、工業探傷等是普通民眾易接觸的放射性物質。建築材料中,花崗岩、礦渣煤渣做成的建築材料裡,就有鐳元素等一系列放射性元素,而且鐳元素衰變產生放射性氣體氡,也具有放射性。因此民眾應避免此類材料用於裝修。如果采用這些材料後房間內要常通風,避免氡氣的積累。』

  李勇作為核醫學專家提醒,防止輻射有三大要素,第一個是時間;第二個是距離;第三個是防護。縮短接觸時間,拉大和核污染源的距離,采用有效的防護措施,是減少輻射的最有效的辦法。生活中提高防輻射的食物主要是含碘量多的食物;茶也具有一定防輻射的作用。另外可以多喝水,促進排泄,減少輻射的影響。』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