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最嚴環衛作業標准出臺 臨街商服垃圾須臨時存放室內
2011-03-18 09:56:35 來源:  作者:王妮娜 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7日,在中山路上,3輛大型道路清洗車,在清洗路面和路邊石。 記者 張清雲 攝

 

  生活報3月18日訊 春季衛生要達到什麼樣的標准?17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城管局市容環衛辦獲悉,《哈爾濱市環境衛生作業質量標准(試行)》今日出臺。

  據哈市城管局市容環衛辦主任李毅介紹,受冬季漫長、無排水地區多等原因影響和作業質量標准較低的現實影響,導致哈市春季環境衛生質量較差。為了從根本上提昇環境衛生質量,哈市城管局出臺了哈市環衛『史上最嚴格』的環境衛生作業質量標准。

  氣溫28℃以上

  每日灑水3次

  主乾路保潔標准——

  ●特殊保潔區域:重要黨政機關、外事機構,重要商業、文化、教育、衛生、交通場站周邊,重點區域、休閑廣場、開放式公園。

  ●一級保潔區域:包括政務、商務、旅游3個通道延伸為政務、商務、旅游區域及其他主乾街路。

  以上兩區域作業質量標准相同點:每天保潔時間均不少於17小時,保潔周期不超過半小時,路面、路邊石、過街天橋、立交橋應見本色。春、夏、秋季路面衝洗每日應不少於1次,灑水作業應不少於2次;氣溫28℃以上時,平均每日灑水應不少於3次。道路達到『七淨五無』標准,即人行道淨,車行道淨,綠地淨,路邊石淨,排水井口淨,樹、電杆、牆根淨,隔離帶淨等『七淨』;無浮土,無積水,無散放垃圾,無亂放雜物,無果皮、紙屑、塑料袋等『五無』。人行天橋、人行過街地下通道、車行隧道的清掃保潔質量標准與相連接的道路相同,機械化清掃率和路面水洗率達到100%。對果皮箱要每日清掏,做到不滿不冒、表面整潔乾淨、無破損。

  以上兩區域作業質量標准不同點:特保區實行『每日三掃』,每10平方米內,塵土量不得超過80克。一級區實行『每日兩掃』,每10平方米內,塵土量不得超過200克。

  14個一級保潔區域

  ★道裡區:中央大街區域、哈市市委及兆麟商圈、愛建區域

  ★道外區:沿江區域、靖宇商圈、哈東站區域

  ★南崗區:省委及秋林商圈、省政府區域、哈站區域、南崗文化園區

  ★香坊區:珠江路區域、民生路區域

  ★松北區:市政府區域、哈經開區管委會所轄的南崗集中區域

  ●二級保潔區域:未劃入重點區域的二類街路,這類街路與一級保潔區域相連的街路全部實施機械化清掃。

  作業質量標准:實行『一掃全保』,每日保潔時間不少於16小時,保潔周期不超過1小時,路面、路邊石、人行道基本見本色。春、夏、秋季路面衝洗,每周應不少於3次;氣溫28°C以上時,平均每日灑水應不少於1次。達到『六淨四無』標准,比照『七淨五無』標准,減少了隔離帶淨和無亂放雜物的標准。同時,具備條件的街路應開展機械化清掃,機掃率不低於30%。每10平方米內,塵土計量不得超過280克。

  ●三級保潔區域:特殊、一級、二級保潔區域以外區域

  作業質量標准:實行『一掃重點保』,每日保潔時間不少於14小時,保潔周期不超過2小時。整體感觀應清潔,不應有連片垃圾和積水。道路邊角部位應比較清潔,不應有較多積存塵土、垃圾。『三溝一河』達到『兩平五無』標准,即護坡平整,堤岸平整;水面無漂浮垃圾,護坡無垃圾雜物,堤岸無人畜糞便、垃圾雜物,綠地無垃圾雜物,沿岸樹木無吊掛雜物。每10平方米內,塵土計量不得超過320克。

  居民20時至次日6時30分投放

  臨街商服垃圾一律室內存放

  投放拉運標准——

  做好居民生活垃圾的運輸工作,是保證市容環境衛生優良的基本課題。李毅表示,對居民生活垃圾的運輸,將從源頭實現袋裝化,實現投放容器化,並做到垃圾倒運不落地,實現垃圾巡回收集,通過垃圾運輸密閉化,在垃圾運輸全程達到對環境零污染的目標。

  定時定點投放

  源頭袋裝化:新建居民小區產生的生活垃圾全部使用袋裝後,實行定時、定點投放。未實行袋裝化管理的地區,逐步推行垃圾袋裝化投放。有條件的街道辦事處和物業管理單位可以免費為居民配發垃圾投放袋。

  每40戶配個桶

  投放容器化:街道辦事處負責根據單元戶數在小區庭院內定位設置垃圾投放桶,原則上按每40戶居民1個120昇桶的標准配備。收集人員每日應在垃圾倒運完畢後,將垃圾桶擦拭一次,在原位置擺放整齊,並做到其周邊無散落垃圾。居民投放垃圾袋應在20時至次日6時30分完成。未實行袋裝化管理的地區,由居民自覺將垃圾投放在垃圾箱內。

  配專人收垃圾

  垃圾倒運不落地:街道辦事處應按平房400戶、樓房500戶1名的標准配備垃圾收集人員,負責垃圾袋收集作業。垃圾倒運采取機動車將垃圾桶運往壓縮轉運站,也可將垃圾桶對接壓縮車、直接將垃圾傾倒在壓縮車的方式。垃圾產量少的地區可一次倒運完成,時間安排在早4時至7時;一次不能拉運完畢的可分兩次倒運,第二次時間安排在上午10時至12時。街道辦事處和物業管理單位要與各區城管局銜接確定垃圾倒運具體時間,並在20分鍾內完成倒運工作。垃圾倒運現場應保持路面乾淨,無散落垃圾,無垃圾滲濾液遺留。一旦發生滲濾液落地,應立即進行清理,使用白灰覆蓋,將滲濾液吸乾後,及時清理乾淨。果皮箱產生的垃圾,清掃保潔人員應每日清掏2次,每日應擦拭果皮箱1次。

  商服室內放垃圾

  垃圾巡回收集:各收集車輛應嚴格按路面作業,不得發生脫線、漏段現象。臨街商服一律在室內臨時存放垃圾,於早9時和下午16時,分兩次定時投放到垃圾巡回收集車內,由垃圾巡回收集車就近倒運至壓縮轉運站。對臨街居民的散袋垃圾,每次巡回收集的間隔時間不超過1小時。

  全用機器運垃圾

  垃圾運輸密閉化:城區居民產生的垃圾全部使用壓縮車、鉤臂車或移動轉運站進行拉運,並做到全密閉化運輸。城區垃圾拉運實行2個班次作業,首次拉運在每日4時至7時進行;第二次拉運在9時至12時進行。在春季市容衛生環境集中清理、節假日或秋菜上市期間,各區城管局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垃圾拉運班次。壓縮車、鉤臂車駛出作業現場後,作業人員應立即將撒落的垃圾進行清理。垃圾壓縮中轉站壓縮作業完成後,作業人員應將散落的垃圾清理乾淨,並及時衝洗地面。各類垃圾運輸車輛在進庫前,駕駛員應將車體刷洗乾淨。

  不揚塵車走地淨

  機掃標准——

  不揚塵車走地淨

  李毅說,目前,哈市主乾市政街路已經具備了機械化清掃的硬件條件。機械化清掃作業標准要按規定時間、路線准時出車作業。按規定時速進行清掃作業,根據路面污染情況選用一擋或二擋,時速不超過10公裡/小時;保潔時選用二擋或三擋。司機要將掃塵裝到指定容器內,並打掃乾淨,不得露天堆放。司機要及時到指定地點加水卸土。

  同時,在機掃作業時,要做到不揚塵、不漏土,邊石無浮土、無污物,達到車走地淨。

  人行道見本色

  小區標准——

  人行道見本色

  居民小區的衛生質量好壞,關系每一位市民的身心健康。李毅表示,此次環境作業標准的制定重點將居民小區內設施的整潔納入規定。

  標准要求居民區公共區域清掃保潔到位無衛生死角。路面、公共休閑活動場地、綠地等應保持清潔,無枯枝殘葉、無散落及漂浮垃圾、無亂排放堆積餘泥,無積土,無成堆落地垃圾或包裝堆放的垃圾;基本無散落垃圾,相鄰兩件廢棄物間距離不少於20米。整個居住區范圍內清潔,無亂堆垃圾。排水口無明顯污跡及淤塞。居民區的道路,包括人行道、公共休閑活動場地等應定時洗刷,做到路見本色。居民區內的樓道及電梯應無散落垃圾,每天清掃一次。

  雨雪天設防滑墊

  公廁標准——

  雨雪天設防滑墊

  標准要求,一類公廁內無臭味,二、三類公廁及流動公廁無明顯臭味。公廁內牆面、天花板、門窗、隔板及設施無積灰、污跡、蛛網、無亂涂畫,公廁外牆保持整潔。公廁周圍1米內地面、公廁內地面整潔、無積水。一類公廁痰跡、果皮、紙片、煙蒂或其他垃圾總數為零;二、三類公廁上述垃圾、痰跡總數不超過3處。

  水衝公廁雨雪天應設置防滑墊或設置防滑標志。公廁的通風、衝水、洗手、照明等設施及門板、便器完好,可正常使用。公廁的內外牆、天花板保持完好無剝落,地面無破損。在適當的位置設置規范、完整無損的公廁指引牌、標志牌。

  同時,在顯眼處公布公廁的基本概況、管理制度及投訴監督電話。

  特別提醒

  監督電話:

  哈市城管局負責街路清掃保潔作業、垃圾收集運輸作業、居住區清掃保潔作業和公廁管理的監督、檢查、考核的組織實施,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責任編輯:張雋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