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18日訊 垃圾轉運間是垃圾清運過程中的中間環節,連接居民和垃圾處理場。沒有垃圾轉運間,垃圾轉運將不順暢、不規范,造成垃圾滯留在居民小區,污染環境。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哈爾濱市部分小區垃圾轉運間太小不規范、清運不及時,存在垃圾外溢、滯留的情況,污染了城市環境。
對此,哈市城管部門表示:哈市應出臺一些垃圾轉運條例,新小區入住時必須已建好垃圾轉運間,垃圾轉運間應按照居民的數量設置大小,避免出現垃圾外溢的情況,而且要寫明垃圾轉運間應該密閉,不得緊鄰居民樓和商鋪,由物業派人專人管理。
現狀 轉運間不規范 垃圾滯留污染環境
記者日前在哈市南崗區恆運花園小區看到,該小區2000多戶居民共用一個垃圾轉運間,轉運間裡堆積了紙殼、空瓶子等廢品。住在垃圾轉運間附近的一戶居民說:『這個轉運間太小,夏天裡面的垃圾都溢了出來,味道很刺鼻,而且緊鄰馬家溝河,太影響城市形象。』另一位居民說,該轉運間長期存放廢品引來了老鼠,他家的天花板都被磕壞了,他不得不將天花板割了個洞,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往棚上放些老鼠藥。
除此之外,一些新建小區缺少垃圾轉運間、一些小區垃圾轉運間被佔用等問題,都致使垃圾遍地、污染小區環境,影響了小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建議 『定做』轉運間 垃圾不落地
面對因為轉運不規范而造成的垃圾不能及時清運,污染環境的情況,哈市城管部門做了很多努力。
今年,哈市城管部門將增加和更新垃圾收運車輛100臺,增建垃圾壓縮轉運站10座,購置移動式垃圾壓縮轉運站20套,消除散袋垃圾,力求做到生活垃圾從保潔員的垃圾清掃車到垃圾收運車再到垃圾處理場全程不落地處理。
『哈市應出臺一些垃圾轉運條例,垃圾轉運間應當按照居民的數量而設置大小,而且要由物業派人專人管理,避免出現垃圾外溢的情況。』哈市城管部門一位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