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訊 搬進新樓房,孩子遷到鎮裡上學,工資每月上漲一千多。兔年伊始,賓西牛業宿同超、周明、吳惠琴等8位長年奮戰在屠宰車間、肉牛采購一線的骨乾職工三喜臨門。黑龍江賓西牛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志雲認為,企業良性發展必須要把農民工技術骨乾由『飛鴿牌』培養成『永久牌』,讓他們有能力有信心在城市裡安居樂業。
獎勵技術骨乾的8套住房全部位於賓西鎮的榮昇小區,去年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1700元,而今年1月價格已上漲到每平方米2400元。實惠還不只這些,宿同超認為,10年後每套房子的價格至少增值到50萬元,按照獎勵規定,他們8人要在賓西牛業繼續工作10年,這套房子就無償劃歸個人所有,相當於每年額外增加了5萬元獎金。
賀志雲介紹,賓西牛業是哈市最大的肉類食品出口基地及麥當勞東北地區唯一一家全球供應商,賓西牛肉先後打開上海、深圳、港澳和中東、北非等地市場,年肉牛屠宰量由最初的1萬多頭增加到去年的7萬多頭,全年肉牛屠宰加工全部按訂單進行,因此肉牛采購、肉牛屠宰加工是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環節。
周明等采購部成員長年奔波在肉牛采購第一線,足跡踏遍黑吉蒙3省、區。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肉牛采購不但涉及屠宰加工量,而且關乎牛肉品質及成本核算,采購員甚至代表著龍頭企業形象。去年,賓西牛業屠宰加工7萬多頭肉牛,其中的三分之一由采購部采購完成。
宿同超等160多名剔骨、分割工人,長年在低溫狀態的屠宰車間工作,人均日分割肉牛10頭左右,他們的加工水平,直接關系到牛肉產品質量和銷售價格,好牛肉(部位)切小了是浪費,切大了則(品質)降級,而且目前屠宰加工業的剔骨工只能由企業自己培養,至少耗時半年及上萬元學費。
原為車間骨乾人員的吳惠琴是後調到廠區管理部的,他和另一名員工維護著15萬平方米廠區環境衛生,工作量相當於其他同面積單位的4倍多,但吳惠琴的環衛工作硬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據了解,為培養和穩定擁有一批任勞任怨、精益求精的骨乾職工隊伍,並讓他們有能力有信心在城市裡安居樂業,賓西牛業近年來不斷出臺並加強員工優待措施———
職工工資穩步增長。賓西牛業成立5年來,除按國家規定繳納各類勞動保險(金)外,一線職工工資已增長了一倍半。剔骨工、分割工月工資由最初的1300元、900元,增加到今年的4000元、2600元,分別比去年增長近千元。
盡量招收夫妻工。賓西牛業在用工上,盡量招收夫妻工並提供免費食宿,目前已有40多對夫妻同在屠宰加工車間工作,年總收入達8萬元以上,初步形成穩定的職工隊伍。
建立住房獎勵制度。賓西牛業的一線職工基本來自賓西鎮各村屯,工作、生活均要克服許多困難。去年,賓西牛業決定每年在賓西鎮購買20套樓房,力爭用5年時間解決100戶職工住房,讓大部分骨乾職工安家落戶在賓西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