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4日訊 23日下午,圍繞『十二五』時期優化產業結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省長王憲魁帶領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進行調查研究。他強調,我省正處在新一輪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實現經濟總量翻番,財政收入增加的戰略任務和目標,歸根結底要靠科技、靠教育、靠人纔來支橕。希望哈工大加快人纔培養和技術創新,在加速自身發展壯大,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同時,積極投身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為推進我省『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哈工大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也是首批進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學。建校90年來,哈工大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治學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特別是在航空航天、機器人、新材料、土木工程等領域蜚聲海內外,被公認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孵化器,為國家安全和民族振興贏得了榮譽。調研中,王憲魁先後深入到特種環境復合材料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以及科技成果展示廳,詳細了解實驗室建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進展和科研成果轉化情況,與工作在一線的科研人員熱情交流,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發揮科研優勢,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產業化步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
在認真聽取了哈工大學校情況整體介紹後,王憲魁指出,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十二五』時期國家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我省『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要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因素,以『八大經濟區』牽動經濟社會發展,以『十大工程』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這樣的奮斗目標,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纔是根本。哈工大作為國家重點院校地位非常重要,科研實力雄厚,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僅為航天領域就輸送了8000餘名畢業生。近年來,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同省內企業、高校、院所合作獲得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支橕計劃100餘項,為我省80%以上大中型企業承擔過技術改造和技術服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哈工大要繼續發揚傳統、與時俱進,增強高端科技轉化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以產業化的最新成果助力我省加快發展振興。
王憲魁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時代更加呼喚創新,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創新。哈工大是一所研究型高校,頂尖人纔雲集,科技創新能力非常強。在未來發展中,一要加快科技研發與創新,努力提供更多科研成果。圍繞龍江老工業基地振興,立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展科研活動,幫助龍江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特別是要把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銜接起來,以新技術、新成果引領新產業的發展。大力加強應用技術研究,進一步提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注意加強與國外科研單位的協作,引進、突破一批制約我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二要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努力把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龍江發展的實力。可以是有償轉讓,也可以是技術參股,也可以依托核心技術創辦科技型企業。省、市政府和各部門要繼續關心、支持和幫助哈工大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為成果轉化創造條件、提供便利,合力推進國內外領先技術成果的產業化。要進一步探索『政產學研』結合的一體化聯盟新模式,形成若乾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牽動作用的研發中心,為培育新項目、新產業提供技術儲備和後援。三要加快人纔培養,努力提供更多高端人纔。國以纔立,政以纔治,業以纔興。當前,我省正在全力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特別是大力發展『十大重點產業』,急需各類高端人纔,特別是理工科人纔。要以更加開明開放包容智慧的形象和姿態,吸引人纔、留住人纔、用好人纔,為人纔成長提供好的機會、好的政策、好的平臺。哈工大要在確保完成國家人纔培養計劃的同時,結合全省發展大局和現實需要,適時調整和設置經濟發展急需的專業,積極為地方和企業培養輸送各類人纔。
副省長徐廣國,省政協副主席、省長助理、省政府秘書長郭曉華,哈爾濱市市長林鐸等參加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