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訊 23日是世界氣象日,省氣象局首次向外公布了我省自1961年以來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50年來我省平均氣溫昇高了約2℃,1988年至今,我省氣溫已連續22年偏暖。且年降水量呈略減的趨勢,減少約10毫米。風速減少,致使我省近年來沙塵天氣也逐漸減弱。
今春氣溫正常
省氣象臺氣候中心昨天發布預測,今春我省氣溫正常,冷暖變幅較大,初春和後春有階段性強降溫過程。春季降水分布不均,明顯少於去年。春旱的發生可能性較大,以西部地區最重。東部部分地區由於冬季降水偏多,且春季降水繼續偏多,有短時內澇可能。另外,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階段性降溫過程明顯,尤其後春氣溫較常年低。
乾旱強度增大
統計數字顯示,自1961年以來,我省在作物生長關鍵期的乾旱略增多。乾旱集中區由松嫩平原西南部向大興安嶺地區北移。2000年以來,我省乾旱頻發且強度加重,北部大興安嶺地區有漸頻、漸強趨勢。原來乾旱發生相對較少的三江平原地區,乾旱也時有發生,且程度較重。專家介紹,目前我省仍處於『少水周期』,本世紀以來總體降水偏少,因此乾旱發生機會多,強度也大了。
沙塵天氣減少
據統計數字顯示,自1961年以來,我省年降水量呈略減少的趨勢,減少了約10毫米。積雪日數顯著減少了約20天。無霜期增加了約22.5天。年平均風速呈顯著的減小趨勢,減小了約0.75米/秒,但據預測,今年我省大風日數較近幾年有增多趨勢。據氣象專家介紹,由於風速的減小,我省近幾年沙塵天氣也明顯減少減弱。影響我省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近年來氣候自身的變化,人類工業化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