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4日訊 近日,齊齊哈爾市召開春節後首次棚改辦公會,今年的棚改拆遷工作吹響了進軍號。2011年,齊齊哈爾全市棚戶區改造拆遷面積和戶數將達到176萬平方米、28.8萬戶。
百姓住房事 天字號工程2月28日,齊齊哈爾市召開春節後首次棚改辦公會,今年的棚改拆遷工作吹響了進軍號。2011年,齊齊哈爾全市棚戶區改造拆遷面積和戶數將達到176萬平方米、28.8萬戶。其中,市本級改造拆遷面積和拆遷戶數要達到100萬平方米、1.6萬戶。
齊齊哈爾市堅持以人為本,情系困難群眾,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惠及民生的『天字號工程』,舉全市之力,攻堅克難,全力推進。三年來,共改造棚戶區362萬平方米,建設棚改回遷安居房374萬平方米,有近5萬戶居民喜遷新居,成為全省動手最早、質量最好的棚改地市之一。
齊齊哈爾市的棚改工作得到了溫家寶總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並在全國保障性住房昆明和北京的兩次現場會上介紹了經驗。
住上新樓房 生活上層樓齊齊哈爾市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受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困擾,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城市建設歷史欠賬嚴重,許多群眾長期居住在環境髒亂的棚戶區。從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開始了該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
三年大改造,使棚戶區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徹底消除了出行、排水、取暖、用氣、居住安全等困擾。特別是原有住房低於40平方米的低保戶、殘疾戶不用交任何費用就住上了比原先面積更大的樓房。目前,齊齊哈爾市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建築面積已由原來的戶均22平方米、人均7.5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55平方米和18.3平方米,基本接近全市人均建築面積24.8平方米的居住水平,擁有了比原有房產翻幾番的價值20萬元左右的房屋資產。
棚戶區改造改出了城市新貌。破舊的平房區變成了嶄新的樓房區,使城市功能得到完善、環境得到改觀、品位得到提高、發展空間得到擴大。推進了道路、排水、供熱、供氣、廣場、綠化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同步新建和拓寬改造主次乾道156條、152萬平方米,鋪設排水管線4.64公裡、供水管線2.17公裡、天然氣管線12.5公裡,新建綠地公園游園14個,新增公共綠地56萬平方米。
政府來主導 市場化運作棚戶區改造是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借鑒『安居工程』的成功經驗,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改造模式。對於不具備商業開發價值的棚戶區,由政府直接承擔改造任務。三年來,市政府主導拆遷棚戶區135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回遷房129萬平方米,總投資25.2億元。對於有商業開發條件的棚戶區,采取招、拍、掛方式整體出讓,開發企業作為承建主體,采取『五個一』辦法,即一片棚戶區、一個建設規劃、一個政策、一筆賬、一個領導組織,擴大市場化運作份額。三年來,共有45家開發企業參與棚戶區市場化改造,總投資43.7億元。
同時,在拆遷補償上,完善政策,強化保障。實行有證房拆一還一,無證房拆二還一;特困戶、殘疾戶有證房不足40平方米直接上靠到保障戶型40平方米,不用交任何費用;上不起樓的享受保底政策,住廉租房;上起樓住不起樓的,在物業費、取暖費、用氣費等方面適當減免,保證住得久、住得好;對孤寡老人制定關愛政策,安排住進公寓。樓房拆遷戶回遷高層的,回遷面積比多層相應提高12%,樓層差價每層僅收26元,僅為市場標准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時,在物業管理費上給予優惠。在稅費減免上,除國家規定必須征收的以外,全部實行減免。在回遷安置上,一方面,依據拆遷居民搬遷和交齊投資款時間排列選房順序。另一方面,采取『七公開』的辦法進行拆遷安置。
多方想辦法 巧解棚改難在落實建設用地上,采取四種辦法。政府收儲的適合建設安置房的土地,無償劃撥用於棚改。開發商取得使用權的土地,由政府按照當時土地價格全部或部分回購用於棚改。對關停企業實施產改,政府收購閑置廠區用於棚改。邊拆邊建,騰空的部分土地用於建設回遷安置住宅。
在房屋拆遷上,采取四種措施。『陽光拆遷』。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科學的拆遷補償政策,向社會公布,廣泛接受監督。依法拆遷。嚴格執行拆遷法規,做到執法主體、執法內容、執法程序合法,對嚴重阻撓和妨礙拆遷的,依法進行處理。民主拆遷。對計劃拆遷的居民區,組織居民進行表決,80%以上同意纔能拆遷,否則暫不拆遷。有情拆遷。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對不符合低保條件,但又確實交不起差價款的,給予混合產權房,待居民有條件時仍按現在建築成本購買剩餘產權。針對關停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多的實際,在拆遷中充分考慮職工安置等因素,采取土地市場價評估、異地安置等辦法。由於措施得當,拆遷工作得到了拆遷對象的理解和支持。
在建設資金籌集上,采取多項措施:借款。由市棚改辦向省市財政借款用於土地收儲和前期建設費用。貸款。積極向金融機構爭取貸款。現有土地變現。政府儲備的建設用地出售一部分。墊資。用政府收儲的土地或拆遷騰空的土地做抵押,由開發商、建築商墊資。募集。按照法定程序發行債券募集社會資金。向拆遷居民收集。向有回遷意向的居民收取增加面積部分的資金等。三年來,共投入棚改資金6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