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依蘭縣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豐產增收
2011-03-24 16:08: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曉蒙 項寶成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4日訊(高曉蒙 項寶成 記者楊林川)24日,記者從依蘭縣相關部門了解到,2010年,依蘭縣糧食產量突破30億斤,兩年時間新增糧食產能10億斤。為我省糧食總產量突破1000億斤,增產160億斤,做出了1/16的貢獻。

  據了解,去年該縣新組建千萬元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11個,使農機化水平顯著提高。轉移農村勞動力6.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5億元。實施農業基礎工程13項,改造農村泥草房3290戶,完成10個扶貧村村內道路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飲水安全示范縣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明顯改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304元,同比增長12%。形成了三條農業產業化『大龍』項目。以櫻桃谷鴨為龍頭的產業項目,帶動了1400萬只鴨的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以萬壽菊為龍頭的產業項目,帶動了4萬畝萬壽菊的種植、加工、銷售。以30萬噸六和飼料為龍頭的產業項目,將實現40萬畝玉米的過腹增值,全面拉動全縣畜牧業。

  2011年,該縣將進一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全力以赴做好發展高產、高效、優質農業這篇大文章,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

  穩步提昇糧食產能。今年該縣將保持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播種面積316萬畝,爭取糧食總產要實現33億斤。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充分發揮水稻品質好、需求大、效益高的優勢,加大『旱改水』力度,全面推進百萬畝水田大縣發展規劃,年內新增水田面積6萬畝,使全縣水稻種植總面積達到66萬畝。繼續擴大玉米種植面積,增加30萬畝,達到190萬畝以上。同時調強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比例,優化萬壽菊、紅茹娘、烤煙、白瓜子、粘玉米等特色高效作物種植面積,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輪作體系。

  加快發展畜牧經濟。依蘭縣發展畜牧業資源豐富、環境良好,但長期以來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畜牧業發展始終未能實現大的突破。今後一個時期,依蘭縣將以建設質量效益型畜牧業為目標,積極引導農戶轉變傳統的分散飼養方式,全面推進畜牧規模化養殖、標准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對已建成的養殖小區,積極幫助協調生產資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櫻桃谷肉鴨、肉牛、絨山羊養殖基地建設為突破,加快標准化養殖小區建設步伐,推進全縣牧業產業化發展。

  加快提昇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依蘭縣今年將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大項目建設,加速培育一批骨乾龍頭企業,帶動該縣綠色食品產業數量、質量和效益全面提昇。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優化投資環境,支持縣內外企業,通過資本運營、技術合作等形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整合、提昇和新建一批優勢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迅速形成產業優勢。全力抓好3.1萬畝萬壽菊種植面積的落實,保證廣州立達爾公司生產加工需求,加快形成完整的萬壽菊種植加工產業鏈。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嚴格兌現中央、省裡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抓好強農惠農政策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大查處涉農違紀違法案件的力度。實施農民致富系統工程。支持發展農村服務業、休閑觀光農業、家庭加工業和其他多種經營。積極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把發展產業作為扶貧開發的主線,積極做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扶貧開發重點村的對接工作,推動『一村一品』向產業化發展,著重在培育主導產業上實現大突破。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