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 連日來,樺川縣田間地頭到處可以看到農民備耕生產的繁忙景象。截至目前,全縣已下擺化肥4.92萬噸、農膜451噸、大田種子0.6萬噸,可以滿足春耕生產的需求。
樺川縣針對今年備春耕生產形勢,堅持『一耕多備』的思想,立足『早』,突出『實』字,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千方百計抓好備春耕生產。在組織領導上,這個縣早在春節過後就多次召開備春耕生產專題會議,安排種植計劃,落實備春耕工作任務,並組成9個工作組,深入鄉鎮、村屯及農民家裡,了解備春耕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出今年春耕生產的時間表,為適時轉入春耕創造有利條件。
在備耕生產中,樺川縣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本著優質、高產、高效的原則,重點引導農民向玉米、綠色水稻、萬畝瓜菜等特色種植業調整,使產業結構、區域布局更加合理。全縣210萬畝耕地,今年全年計劃種植水稻面積100萬畝,大豆面積30萬畝,玉米面積70萬畝,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面積10萬畝。
今年,樺川縣通過積極爭取農田水利項目,加強水稻核心示范區建設,為春耕生產提供堅實保障。日前,三江平原規模最大的高標准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星火鄉水稻育秧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可為7000畝水田提供優質秧苗,大大提高水稻規模化、標准化、機械化育苗水平。同時這個縣還投入資金1200萬元,對水稻核心示范區內139條5萬延長米斗農渠工程進行了砌襯。目前,樺川縣共建設水稻育秧小區215個,建設鋼骨架大棚1.3136萬棟,水稻大棚育秧面積可實現80萬畝,全縣水稻育秧大棚全部實現扣棚提溫。
全縣以科技支橕為動力,結合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返鄉農民工科技培訓和農民科技入戶工程等活動,大力開展科技培訓工作。縣農業部門抽調一批技術精乾力量,實施包片負責制,深入田間地頭,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稻大棚育秧、葉齡診斷、玉米通透栽培、大豆窄行密植等十項實用技術內容,為農民春耕生產進行科技『充電』。目前,全縣共舉辦實用農業技術、政策法規、特種水產養殖等培訓班22期,已培訓農民3.8萬人次,發放各類技術手冊2萬多份,縣電視臺開辦『農技之光』專家講座等農業技術專欄,已播發12期。
樺川縣各涉農部門密切配合,及時掌握備耕生產信息,多方互動,形成合力,為備春耕生產『保駕護航』。縣工商局、技術監督局分別開展了『放心農資進萬家』活動和『春雷行動』,加大執法檢查的同時,嚴格把好化肥農藥、種子種苗等生產資料進貨質量關,確保廣大農民用上『優良種』、『放心肥』、『安全藥』。截至目前,全縣共出動執法和宣傳人員263人次,舉辦現場諮詢15場,接待諮詢群眾3700人。縣農機部門組織技術人員下鄉指導機手維修、保養機具,同時督促各修理點開展低價優質的服務,目前已檢修大中型農機具7281臺套、小型拖拉機6852臺套、水稻插秧機2000餘臺,檢修率達100%。水利部門對悅來等四大灌區檢修和清淤,為全縣水田的正常播種做好充分的准備。金融部門為農民購買種子、農資准備好了充足資金,目前已發放春耕生產貸款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