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訊 去年以來,省交通運輸系統共投入治超執法人員38.6萬人次,檢測貨運車輛307萬臺,查處違法超限車輛12.9萬臺,卸載車輛6.2萬臺,卸載貨物14萬噸,全省治理超限超載成效顯著,道路運輸超限超載率下降到4.2%。這是記者在28日召開的全省公路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的。
據了解,近年來全國每年因超限超載對路橋造成的直接損失高達300多億元,交通事故中70%以上是由超限超載引發的,超過50%的群死群傷事故與超限超載有直接關系。可以說,車輛超限超載已經成為道路交通的『第一殺手』。
我省在治超工作中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是治超的責任主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道路貨物運輸源頭治理超限超載暫行辦法》,為治超工作由路面治理向源頭治理轉移提供了依據和保障。省交通運輸廳也相繼下發了《黑龍江省加強二級公路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等9個規范性文件,細化了二級公路治超認定標准,強化了卸載、處罰、索賠等治理措施。同時,對危橋險涵及時增設和更新通行限定標志,采取流動治超檢測、專人值守等手段,防止超限車輛非法行駛等方法加強管理。交通部門還與公安交警部門開展聯合治超,保證了治超工作安全有序進行;聯合省政府法制辦及時調整全省公路治超檢測站,在全省收費公路、普通乾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共設置治超檢測站點129個,進一步完善監控網絡。省交通運輸廳籌集3000餘萬元,購置配備治超檢測設備50餘套、治超檢測車50臺。各地自籌資金1062萬元,配備治超檢測車輛23臺,建設規范化治超站點9個。為加強收費公路治超工作,原養路費征稽系統整體轉制成立省路政局後,3100多名執法人員經過培訓後充實到治超工作一線,加強了公路治超力量。
據介紹,今後我省將按照《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要求,加大對超限超載運輸的處罰力度,一年之內駕駛員有3次超限記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就可禁止其營業性運輸;對載貨總重超限30%、總重超過55噸的非法超限超載車輛和處罰後二次拼裝的車輛,將按有關規定的上限嚴管重罰;道路運輸企業一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將被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並向社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