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3月29日訊 恆山區委、區政府結合本區實際,界定四條『紅線』,進一步規范煤礦安全生產行為,為煤礦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恆山區委、區政府為著力解決多年來煤礦存在的胡乾蠻乾的問題,重點突出局扇采煤、隱蔽工程、超隊組作業和不執行逢掘必探這四條煤礦不可逾越的『紅線』,采取鐵的手腕,整治煤礦安全生產狀況。
根治隱蔽工程。以往,對部分煤礦驗收時采取只保留驗收面,對所驗收的地點進行達標;對其它地點打假密閉,根本不進行達標。閉裡閉外安全狀況和標准相差懸殊,密閉裡面的工程由於規避了驗收和檢查,完全處於自由蠻乾的狀態。驗收之後,煤礦往往私自打開密閉,偷著進行生產,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該區不怕亮丑曝光,對凡經市、區驗收允許生產、整改的礦井,必須將井下可疑地點的密閉全部打開,進行解剖式檢查,依據礦井生產能力、通風能力科學合理地確定工作面數量,允許保留的制定方案按標准整改達標;不保留的作業地點責令煤礦限期撤出全部機電設備和管線、電纜,按標准施工永久密閉,先後有艷發煤礦、雙安煤礦、寶來煤礦、百佳煤礦、福林源煤礦等生產礦井和整改礦井完成了隊組的確定和不保留的作業地點的密閉工作,從源頭上杜絕了隱蔽工程和超隊組現象。
堅決取締局扇采煤。對存在局扇采煤的工作面一律停產,無法形成系統的一律撤出設備進行密閉。
嚴格水患防治。該區要求開工生產整改礦井煤礦必須按一個掘進工作面一臺鑽機的標准配備和執行鑽探,生產礦井不按規定打鑽一律上鎖停產,停產礦井鑽機配備數量不足一律不予開工驗收。並建立了礦井掘進工作面鑽孔施工現場跟蹤監管制度,任何一處煤礦、任何一個掘進面施工探水鑽孔,安排專人現場跟班全程監督,確保鑽孔施工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嚴格執行層級管理制度。對照層級管理標准,嚴格考核扣分,對重點礦井、重點工程、重點時段全程跟蹤監督,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