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植物園下穿隧道作業人工挖掘 預計2012年年底全線通車
2011-03-31 09:10:2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左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31日訊 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建委西部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獲悉,保健路打通工程目前正在進行隧道結構施工,由於下穿隧道植物園段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坡差較大,所以只能靠人工挖掘。為了避免對植物園中的樹木造成傷害,隧道頂部距地面均保持在10米以上。

  29日,記者在保健路植物園段施工現場看到,幾個頭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正拿著鐵鍬及鐵鏟向地下隧道中走去,同時,不時有殘土從隧道中運出來。一位拉運殘土的工人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正在挖掘雙洞之間的中導洞,為了安全,通常每挖半米就要在洞體上方打導管進行土體支護,施工的時候實行兩班倒,24小時晝夜施工,每天大約掘進1.5米,最多時候同時有200多個工人一起施工。』

  據介紹,由於下穿隧道植物園段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大坡差有25米,並且該段只有1公裡左右,所以隧道不能使用盾構機,需采用人工挖掘,自開工開始共需要三年時間纔能挖掘完成。為避免樹木受到傷害,隧道頂部距地面的距離均保持在10米以上,絕對不會碰到樹木根系。

  據了解,保健路打通工程位於南崗區和香坊區,起點為哈平路以西590米,終點為通鄉街,全長3748米。2010年5月開工建設。

  在去年的大項目建設中,哈市打通保健路工程規劃方案涉及植物園段,由於在植物園內建設高架橋勢必破壞植物園的整體生態功能,在省內外媒體報道後,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有關部門能夠傾聽民意,從善如流,經專家多方謹慎論證,將上跨高架橋改為下穿隧道,雖然延長了工期、加大了資金投入,但保護了植物園內生態圈的平衡,為哈爾濱保全了一份綠地,保護了『城市綠肺』,哈爾濱人的子孫後代都將受益。

  工程設計方案由上跨橋改為下穿隧道結構形式,將下穿哈平路、省森林植物園、馬家溝及三合路。該工程的下穿隧道主道在旭昇街以西接地,全長1660米,其中明挖暗埋段445.72延長米,暗挖段801.28延長米,東西引道長413延長米。隧道暗挖段斷面形式采用復合式馬蹄形連拱結構,明挖暗埋段采用單箱雙室箱涵結構,最大基坑開挖深度19米,支護寬度30米。道路段全寬為50米,中間為12米寬中央分隔帶,兩側各15米寬機動車道,人行道寬4米,雙向8車道標准。預計該工程6月15日前完成哈平路明挖暗埋段隧道施工,實現哈平路通車;10月15日前完成三合路明挖暗埋段隧道施工,實現三合路通車;12月30日前完成暗挖段隧道中隔牆澆築,完成主洞洞體貫通;2012年年底實現全線通車。整個工程通車後,保健路可與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相連構成乾道系統,形成二環路之外的又一環路體系——東連通鄉街,西連哈西大街及年內建成的哈雙南路、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陽明灘大橋,有效連接香坊區、南崗區、哈西地區、道裡區、群力新區、松北區。同時分流和興路、三大動力路交通流量,疏解陽明灘大橋過江交通及哈西客站運行後的大客流量交通需求,緩解二環路交通壓力,成為城市南部地區重要的路網體系。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