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高校五大研發平臺寫傳奇 企業創產值104.3億元
2011-04-01 09:18:3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宇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日訊 兩年前,為推進省委科教人纔強省富省工程,根據《黑龍江省高教強省建設規劃》,我省依托高校重點建設了裝備制造、煤電化、優勢農產品生產與加工、新藥制藥和中藥新藥5個工程技術研發平臺。兩年後,五大研發平臺用科技力量寫下傳奇:截至2010年年底,政府投入1.16億元的研發平臺,研發項目103項、轉化項目34項、產品二次開發項目3項,已用科技成果為企業創產值104.3億元。

  五大研發平臺聯合了省內外9所高校、11家科研院所、32家優勢企業,它令分散的科研力量在產業集群發展中形成了合力。研發平臺的主要任務就是根據我省經濟發展需求,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優勢企業的技術資源,圍繞主導產業集群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組織科技攻關、產品研發,培養工程技術研發人員,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昇我省裝備制造、醫藥等產業技術水平,並在短期內為龍江經濟發展提速。

  短短兩年,研發平臺佳績頻傳。

  裝備制造研發平臺采取『效益優先』原則推進研發平臺建設工作,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為省內10家合作企業研發、轉化了10項科技成果,累計為企業創產值91.1億元。該平臺與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二機床廠合作研發的重型車床類數控機床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和重型數控銑鏜及重型數控鍛壓設備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打破了高檔重型數控機床,以及大型、特大型零件加工所需重型數控機床主要依賴進口的狀況,到2010年年底,項目為企業實現新增產值1.4億元。

  東部煤電化研發平臺采取了在煤炭企業設站、布點和建院的辦法開展研發工作。目前研發平臺已分別在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等四大礦業集團設立了項目研發、轉化和技術推廣工作站,與黑龍江省地方煤炭管理局聯合成立了地方煤礦安全生產服務中心,與黑龍江省龍煤集團聯合成立了礦業工程研究院。向企業轉化、推廣科技成果9項,累計為企業創產值4.6億元。

  與雞西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MG100/230-BWD薄煤層采煤機項目,解決了目前薄煤層無法機采的歷史難題,填補了薄煤層采煤機的空白,為企業新增產值245萬元。礦井通風系統優化與改造技術是該平臺與龍煤礦業集團雙鴨山分公司合作研發的項目,它通過對礦井通風系統的優化改造,減少了風能損失,提高了通風效率,年為企業節約開支800萬元。

  優勢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研發平臺采取優質高產、精深加工、綜合開發、循環利用、壯大農產品產業鏈的思想推進研發平臺建設,截至目前已轉化科技成果11項,為企業累計創產值5.5億元。其中,醇法大豆濃縮蛋白連續化生產及產業化開發項目是該平臺與黑龍江雙河松嫩大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研究開發以低溫豆粕為原料生產大豆濃縮蛋白產品的工藝。目前,這一技術已為大豆找到了新的『生財之道』,企業建成了年產醇提大豆濃縮蛋白10000噸的生產線,已創產值5734萬元。

  新藥研發平臺與哈藥集團合作研發的人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產業化項目,兩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000萬元。

  中藥新藥研發平臺與葵花藥業有限公司合作,對現有產品葵花護肝片進行了二次開發,為企業創產值2億元;與黑龍江省嘉寶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了葉黃素軟膠囊,為企業創產值4000萬元;與黑龍江省江世藥業合作,研發了骨?注射液,為企業創產值200萬元。

  據了解,今後五大研發平臺還將重點催生和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技術產品,每個工程平臺每年將力爭轉化至少1~3項產值在億元以上的科技成果,為提高我省企業技術改造水平、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和產品更新、加快產業結構昇級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橕。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