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訊(記者 王蕊 吳萌 梁鐫文) 清明節期間,民政部門大力推動全社會綠色、文明的祭掃新風尚,除了到墓地祭掃外,網上祭掃、社區公祭等文明祭掃方式得到越來越多的公眾認可。
上午,在哈爾濱市的愛建社區活動室內,作為社區居民代表的黨員王教授首先誦讀了本人撰寫的祭文,原來,社區正在組織居民們舉行一場社區公祭,共匯集了數十名的居民參與,在現場大家都紛紛深情誦讀了《紀念我的父親》《追憶母親》等感人的文章。祭文誦讀活動後,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居民們按順序地在社區網站上完成了祭祀。網上祭祀是近兩年興起的全新的祭祀方式,過去因其虛幻性一直遭到排斥。近兩年得到民政部門及眾多百姓的認可。哈爾濱市愛建社區從去年開始在社區網站上開闢了祭祀的頁面,設有多個服務項目,操作程序很簡單,在點擊網上掃墓,填寫姓名後即可對亡者進行祭拜,隨後根據喜好選擇屏幕下方的選項,或拖動物品至墓碑前進行祭祀。目前,已經有許多居民參與了網上祭祀。
網上祭祀借助互聯網跨越時空的特性,將現實的紀念館和公墓搬到了電腦上,方便人們隨時隨地祭祀,是傳統祭祀的繼續與延承。清明節期間,在線緬懷故人,網絡寄托哀思,用環保的方式同樣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如今已經成為人們在清明期間祭掃的新方式之一。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