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6日訊 為及時了解日本核輻射對哈爾濱市居民的影響情況,近日,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對不同群體的30位城市居民進行了快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居民最關心日本震後『核泄漏』情況,充分相信政府部門公布的權威信息,對事件後果的判斷力明顯增強,多數保持平穩心態,普遍認為政府應加強監督檢測及信息公布。
問卷調查中,93.4%的被訪者表示關注日本大地震事件。其中,表示非常關注的佔50.0%。
哈爾濱市市民對日本核泄漏給我國可能帶來的影響表示高度關注。當問及『日本地震後您最關心什麼』時,86.4%的被訪者選擇了核泄漏,遠高於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兩個選項。近日經國家指定部門檢測,黑龍江省東北部空氣中有極微量放射性物質,被訪者中知道此情況的比重高達90.0%。
調查顯示,63.3%的居民表示相信政府部門公布的核輻射物質檢測信息和媒體報道,不太相信的佔20.0%,不相信的佔16.7%。
居民認為目前核輻射量對身體未造成影響。居民通過電視、報刊等的新聞報道,了解到最新情況,同時對核輻射的認知度大大提高,對其可能造成的影響也能做出清醒的判斷。當問及『您認為目前檢測到的微量放射性物質對您的健康造成多少影響』時,66.7%認為沒有影響,26.7%認為有輕微影響,6.6%認為有較大影響。
理性對待核輻射事件,居民心態穩定。在被訪者中,多數居民未采取防范措施,自日本福島核輻射事件發生以來,各級政府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第一時間發布檢測的權威數據,廣泛普及核輻射相關知識,消除了廣大居民的恐慌心理,使之保持平穩心態。在回答『您對當前已經檢測到核輻射物質是否感到恐慌』時,56.7%的被訪者選擇了不恐慌,23.3%選擇了一般,20.0%選擇了恐慌;同時,66.7%的被訪者表示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防止核輻射。只有兩成居民存有恐慌心理,采取了增加含碘食物攝入、戴口罩及不吃日本食品等措施來預防。
當國內多個省市地區出現群眾搶購碘鹽現象時,哈爾濱市居民多數能理性對待有關核輻射影響的傳聞,只有少數參與了搶購。在被訪者中,23.3%的居民表示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食鹽搶購,10.0%居民囤積了一部分生活必需品。
為應對核輻射可能帶來的影響,居民普遍認為政府應該加強監督檢測及信息公布。調查也顯示,居民對專家介紹的空氣、水質和食品等三種核輻射的傳播途徑,表示出相當的關心。當問及『您認為目前最應該加強哪些工作』時,在調查的6項應對措施中,多選結果表明,加強空氣檢測提及率達到83.3%;其次是加強水質檢測、加強進口物品檢測和加強媒體公布工作,消除恐慌心理提及率分別達73.3%、66.7%和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