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6日訊 寶清縣超額完成了『十一五』目標任務,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縣域經濟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調整經濟結構 綜合實力提昇
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從全省第17位晉昇到第14位。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00億元,是2005年的2.9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25億元,是2005年的5.1倍。五年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63.7億元,是『十五』期間的6.6倍。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9億元,是2005年的11.6倍;實現利稅9億元,是2005年的16.6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45家,比2005年增加27家。
糧食產量由10.7億斤增加到17.5億斤,連續4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農機合作社發展到2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專業協會達到316個。2010年全縣轉移農村勞動力6.1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9億元,是2005年的2.3倍。
白瓜子交易大市場、晟業物流中心、人防地下商業街等10處專業市場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總成交額達67億元,初步拉開了專業市場體系建設的基本框架。引進了全縣第一家正規旅游企業——北大荒國際旅行社。珍寶島紀念館被中宣部批准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並被評為AAA級風景區。
2010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7億元,是2005年的2.3倍;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5130萬美元,是2005年的8.5倍。
深化改革開放 發展活力增強
深入推行了鄉鎮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機構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和流通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縣工業企業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建立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建築行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理順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園區管理、招投標集中統一監管體制,一些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得到了有效解決。
成功引進了山東魯能、唐山建龍、哈爾濱宏達、國電龍興、華電風電、臺灣謝氏和浙江五芳齋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落戶寶清。五年來,全縣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14.6億元,是『十五』期間的6.9倍。推進實施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22項,比『十五』期間增加105項。其中億元以上大項目35項,項目計劃總投資464億元。
經濟園區成功晉級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基地,並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規劃設計了『一地五園』發展藍圖,規劃面積由2006年建園時的0.8平方公裡增加到現在的18平方公裡。累計投入資金10193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收儲,生態科技農業加工園河東區基本實現了『八通一平』。園區入駐企業已達44家,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工業增加值10億元,上繳稅金1億元,已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一批重點產業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或投達產。魯能朝陽露天煤礦、魯能2×600MW電廠等20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白瓜子交易大市場、宏達玉米深加工等52個項目已竣工。國電龍興煤電一體化、魯能30萬噸合成氨50萬噸尿素等50個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些重大項目為寶清縣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一期總投資228億元的魯能寶清煤電化項目於2009年7月28日全面開工建設,該項目創造了我省首家千萬噸級煤礦、露天開采和褐煤開發三項第一,標志著我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寶清白瓜子交易大市場商品年吞吐量達3億斤,交易額實現25.5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白瓜子交易集散地。
統籌城鄉發展 人居環境改善
高標准編制了《寶清縣城市總體規劃》及一批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城區規劃面積由13.8平方公裡調整到23.8平方公裡,控制區域達到60平方公裡,城鎮化率達到41.9%。
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強力推進了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廠兩項民生工程建設。棚戶區改造工程成果顯著,開發住宅小區42個、171.9萬平方米。累計完成造林面積12.8萬畝,新增城市綠地59.8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1.5%。打造了廣電大廈、奧體中心、奧體廣場、明珠小區、寶石河公園、濕地公園、文體路步行街等一批標志性城市亮點工程。
連續24年保持了『全省文明村鎮建設先進縣』稱號,連續5年保持了全市新農村建設綜合評比第一名。農村『三項重點工程』和『四項利民工程』紮實推進。七星泡鎮省級試點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北崗村已被成功打造為引領全省現代化農業綜合發展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