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治理改造,過去髒亂差的勞動湖變成風景秀麗的市民休閑場所。黃洋攝
黑龍江日報4月6日訊 說起鶴城齊齊哈爾的變化,老百姓都有深刻的感受:環境優美了、秩序良好了、各行業的服務更加優質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昇。
『退樓還綠』 營造生態景觀
這些可喜的變化,得益於『三優』文明城市的創建,廣泛深入的創建活動已成為促進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助推器。該市堅持規劃先行,聘請權威機構高水准修訂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濱水城市建設規劃和勞動湖南擴工程專項規劃,3年內將嫩江沿岸和勞動湖畔打造成兩條縱貫南北的旅游、生態景觀帶,形成湖水城中繞、人在水邊居的格局。全市出臺嚴禁沿江、沿湖建設高層建築等八項控制規定;拿出2億元,收回了不符合新規劃、已出讓的7塊土地,用於建設城市綠地,一改過去『見縫插樓』 為 『退樓還綠』。
兩年來,全市共投入近6億元用於城市綠化建設,完成了陽光文化公園等14個公園、3個出城口、137條街路、22處轉角、96條街路、54個小區的綠化,完成了冬韻園等34處廣場區域和街頭綠地建設。植樹286萬株,新增綠地1769公頃。城區綠化覆蓋率、城市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0%、39.3%和10平方米,全市建設向『生態市園林城』的目標邁進。
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2010年該市列入全省『三供兩治』工程項目35項,其中30項已經全面開工建設。松花江污水防治三項工程、南站新區建設工程、勞動湖南擴工程、城南熱電聯產工程、天然氣加氣母站建設工程等一批大項目建設,正在積極有序地推進中。
集中整治 創造清新環境
齊齊哈爾市力推裸土地面硬化工作。從2010年起,全市7區9縣(市)837萬平方米的主次乾道裸土地面要實行全面硬化,目前已完成90.1萬平方米裸土地面硬化。在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上,去冬今春,先後開展了沿江旅游區、火車站周邊、聖彌厄爾教堂周邊、廢品收購站、城區廣告牌和出城口綜合整治等六大會戰,清理聯通大道等14條街路路燈廣告牌1745塊,城鄉接合部、中心城區和公共場所環境衛生明顯改善。
全市拓寬和昇級改造12條主次乾道和巷道。鋪裝道路26.9萬平方米,鋪設雨水管線7460米、污水管線1200米。維修路面2.4萬平方米,完成了卜奎大街南段、機場路規劃設計。對新明大街、中心廣場等9條街路、4個廣場實施了亮化工程。
著力解決市民意見較大的早晚集市和攤床的髒亂差問題。齊齊哈爾市文明辦與市工商局、市誠信辦共同評選『文明誠信市場』39個,依法取締沒有經營許可的業主,嚴厲處罰違規、違法經營業主,保證了早晚市場和攤區集市的良好衛生秩序。
『創先爭優』 引領文明風尚
在創建『三優』文明城市中,黨政機關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和諧型、廉潔型、節約型和綠色機關;開展了『扶貧解困、關注民生』工程,推進法制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設,黨政機關的社會評價指數不斷提昇。
全市還圍繞做『文明龍江人』,開展了『創建身邊的文明』活動,通過發表致市民的公開信等形式,倡導文明在手中、文明在腳下、文明在身邊的理念和行為,人人爭當講道德、講文明、守法紀的公民。推進了『八好、四文化』為主題的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組織『十百千萬』人物評選、『感動鶴城季評十件好事』等,弘揚了傳統美德,還搭建了『鶴城講壇』、『市民大講堂』等品牌載體,引導社會文明新風尚。
一系列『三優』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培育著齊齊哈爾城市精神,體現出全市在改變環境、秩序、服務的同時,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也在不斷得到提昇,也贏得了廣泛贊譽,話劇《風刮卜奎》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項,昂昂溪區羅西亞大街榮獲『第二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齊齊哈爾市被《人民網》評為『市民最滿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