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新清明節意識在市民中出現 祭掃方式多元化
2011-04-06 10:21:30 來源:東北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高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6日訊 清明節小長假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來自市民政部門的統計表明,截至4月5日,今年清明節期間約有40萬市民來到龍鳳公墓祭掃,比去年明顯增多。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與傳統掃墓方式伴行,許多新的『清明節意識』在市民中出現。

  錯峰出行意識漸顯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龍鳳公墓看到,掃墓的市民明顯增多。從市區開來的掃墓公交專線上坐滿了乘客,同時,也有眾多市民乘坐公交專線返回市區。雖然掃墓人數不斷增多,但是墓區周邊秩序井然,民政、交通、公安、消防、衛生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保證了祭掃活動平穩有序。

  墓區裡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但沒有往年人頭攢動的擁擠場面。正在墓區執勤的管理人員介紹,今年清明的錯峰祭掃非常突出,除了第一天上午人數相對較多外,三天裡前來祭奠的人流比較分散,基本沒有擁堵現象。不少等車回市區的市民也講:『沒必要紮堆,跟高峰期錯開了,坐車啥的都挺方便。』

  祭掃方式呈現多元化

  網上祭奠、鮮花祭祀、祭奠留言……與往年相比,今年市民祭掃方式更趨多元化,以文明的方式實現『低碳』祭掃的意識逐漸流行起來。

  上午10時許,在龍鳳公墓裡放眼望去,記者發現,歷經三天清明小長假,許多墓碑都披上了新的花束,有的還擺放著菊花、康乃馨等各種時新鮮花。一些正在祭掃的市民也慎重地把祭品擺好。這時,有一位市民在非燒紙區剛想點燃燒紙,就被執勤人員制止。據現場執勤人員講,由於近幾年民政部門和媒體都在大力宣傳倡導『綠色清明,文明祭祀』,人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違規燒紙的市民也不多了,燒紙的市民大都會很配合地到指定區域去,而且祭掃方式也流行多元化,除了傳統的燒紙,網上祭奠、鮮花祭祀、祭奠祝福留言等形式也被越來越多的市民,尤其是年輕市民所認同。

  在公墓的入口處,記者還發現,工作人員今年還設立了『文明祭奠留言簿』,並為前來祭掃的市民免費提供了筆紙,市民可以把對逝者的哀思和祝福寫下來。三天來,已經有數百位市民寫下祝福。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李玉玲講,民政部門還開設了專門網頁,讓市民可以網上祭奠。

  祭祖掃墓vs家庭聚會

  記者發現,清明節期間,不少市民在祭掃之後選擇了家庭聚會,共享天倫。剛從北京回來的孫先生,這次和全家七八個人一起掃墓,開來了兩輛私家車。他說,除了春節和國慶節,家庭成員能夠聚在一起的時間非常難得,於是在清明節前幾個家庭就商量著一起出來,祭奠先人和家庭聚會一起進行。記者還看到,在等候公交車的時候,不少市民也在商量著回市區後進行家庭聚會。

  據墓區工作人員講,掃墓整個過程大約在半小時左右,因此很多市民把清明掃墓變成了一年一度的家庭活動。牡丹江市的民俗專家也講,古代清明節的內涵豐富多彩,除了掃墓,還有踏青等多種內容,值得繼續弘揚,豐富我們的清明小長假。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