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廠污水排向遠處的阿什河。 高中華 攝
東北網4月7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民王先生給本報新聞熱線打來電話反映,位於道外區團結鎮聯勝村黃家崴子路18號院內,有3家小塑料加工廠常年在此加工回收的廢舊塑料制品,每天都有大量污水通過工廠的地下管道流入阿什河。
6日,記者趕到現場,發現3家塑料加工廠雖然沒生產,但其院外有明顯排污痕跡,有污水排向阿什河。當天,哈市環保局道外分局對這裡進行了檢查,發現三家工廠都沒有環保審批手續,現已責令3家工廠停產整改。
村民反映:塑料廠有毒氣體成宿彌漫
報料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團結鎮聯勝村黃家崴子路18號原為哈爾濱鑫鐵冶金工業公司,廠區佔地面積近萬平方米。該院內的3家廢舊塑料加工廠已經營近一年,每天都有大量回收的塑料制品運往此地進行再加工後售出。
聯勝村居民劉女士說:『這3個工廠沒日沒夜地乾,工人白天清洗塑料瓶子等各式塑料制品,傍晚,工廠開始燒鍋爐將塑料制品燙化、拉絲、冷卻,最後放進粉碎機裡加工成塑料顆粒。開春後,3家工廠每天都在不停地生產。』
據王先生介紹,每天18時以後,這幾個工廠對塑料制品進行加熱燙化處理時,會發出刺鼻難聞氣味,這種氣體對人身體傷害極大,有毒氣味會一直彌漫到第二日清晨。
附近村民說,每晚都會聞到塑料加工廠發出的刺鼻氣味,伴隨著空氣中彌漫的有毒氣體以及粉碎機發出的轟隆噪音,攪擾得附近居民寢食難安,早已對此苦不堪言。
因塑料加工廠常年作業,清洗廢舊塑料的污水被直接排進廠區內的深溝中,之後源源不斷地流出廠區。在距離廠區500米處,就是阿什河的排水口,工廠每日都有大量污水直接排至阿什河裡。
記者調查:塑料廠去年曾被取締
10時30分許,記者驅車來到團結鎮黃家崴子路18號,看到該院子內不時有滿載各種廢舊塑料貨車出入。在該院內,堆積如山的塑料制品足足佔滿了半個廠區的面積,每堆塑料制品的高度都有七八米高。該院內有3家塑料加工廠,當時沒有生產作業。
正當記者准備進一步查看時,兩輛環保監察車從院內駛出,原來是哈市環保局道外分局環境監察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後前來對三家工廠進行查處。
環境監察執法人員帶著記者先進入了『萬眾塑料制品廠』,該廠負責人柯某出示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但不能出示環保審批手續,稱其污水循環利用處理池還沒建成,環保審批手續還沒批下來。
記者采訪時想起,萬眾塑料制品廠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均曾為阿什河青年農場流域附近的廢舊塑料加工廠的業主。
去年6月,記者同省農墾總局哈爾濱分局所屬的環保、公安等10多個部門采取斷電、斷水等措施,堅決取締關停了在青年農場石橋作業地區阿什河流域的13家涉水非法排污企業。
現場目擊:生產污水直排阿什河
哈市環保局道外分局環境監察大隊於福彥隊長當場表示,萬眾塑料制品廠去年從阿什河青年農場流域搬遷過來,沒有環保審批手續,原則上是不允許開始生產的。去年11月份,這家塑料加工廠偷著生產,被環保執法部門責令關停,並要求其建造污水處理設施,可至今還未建成。
之後,記者發現萬眾塑料制品廠有一條約2米寬的污水溝,污水溝裡已注滿了污水,污水中還漂浮著大量塑料顆粒。時值春融期剛剛開始,許多河流沒有開化,而這處排水溝裡的污水竟然在正常流淌,根本沒有結冰乾涸的跡象。
污水溝與居民區僅一牆之隔,順著牆根走到萬眾塑料制品廠廠區的邊緣,下水管道直接埋在牆根處,污水通過下水管排出圍牆外,順著污水溝流淌,這裡距阿什河大約500米,污水直接流進了阿什河的河道。
隨後,記者又來到騰飛塑料制品廠,該廠的工人正在忙著整理堆積如山的廢舊塑料,並稱老板不在家,執照也被帶走了。該廠生產加工廢舊塑料的機器處於停工狀態,倉庫內堆放著數百袋塑料顆粒。
環保部門:責令三家工廠停產整改
據哈市環保局道外分局信訪科馮國華介紹,黃家崴子路18號院內共有3家廢舊塑料加工廠,分別為順發塑料加工廠、萬眾塑料制品廠和騰飛塑料制品廠,三家工廠都是去年從阿什河青年農場流域搬遷過來的,都沒有環保審批手續,現已責令3家工廠停產整改,不上環保設施,不允許投入生產。
於福彥隊長說:『通過現場查看,可以肯定這3家廢舊塑料加工廠在偷著生產,執法人員趕到時,他們已經停了。我們將加大巡查力度,要求3家工廠盡快建成污水循環利用處理設施,經環保部門驗收後纔能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