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雞西
搜 索
雞西市恆山區經濟大發展普惠民生
2011-04-07 10:35:07 來源:雞西市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十一五』期間,雞西市恆山區最吸引人目光的當數其中多項『民生指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118元,年均增長10.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13元,年均增長16.6%……這些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字,見證著雞西市恆山區對民生的高度重視。

  五年間,雞西市恆山區財政對民生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一筆筆厚重的投入讓人感受到沈甸甸的『民生分量』。僅2010年,恆山財政用於和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資金就達7860萬元,佔財政總支出的32.3%。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每一個百分點,都緊系著最廣大民眾的福祉。

  就業是民生之本。雞西市恆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出臺了一系列就業扶持措施,就業政策體系也日臻完善。五年間,雞西市恆山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65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530人,職業就業3140人,開發公益崗位300個,勞務輸出1022人。越來越多的人喜捧『新飯碗』,百姓的『錢袋子』更鼓了。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五年來,雞西市恆山區全額補發、兌現第三輪陽光工資960萬元;為4038名行政事業單位職工落實基本醫療保險558.2萬元;為行政事業單位1800名職工發放供熱補助140萬元;為6983名離退休人員上調了工資,並審驗養老金領取資格證;發放社保補貼3000餘萬元;城鄉低保人均補差年提高564元,為3029名特困戶交納醫療保險11萬元,新增養老保險參保人員2360人,新建優撫房13戶,為3000餘名國有企業和集體職工解決企業陳欠工資3960萬元。

  醫療保險是民生之需。雞西市恆山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自2006年正式啟動以來,參合率逐年提高,已達到99.2%,超出規定任務指標1.2個百分點,參保人數59756人,覆蓋面達88.5%,足額匹配新農合資金97萬元。2010年,雞西市恆山區新農合籌資標准達每人150元,增長150%,參合群眾醫藥費用補償比例進一步提高,區和區以上醫療機構住院醫藥費補償比例分別比上年提高15%和5%,在區級醫院住院起付線由原來的300元降至200元,補償比例由原來的45%提高到60%,區級以上醫院住院起付線由原來400元降至300元,補償比例由原來的35%提高到40%,市級以上醫院住院起付線由原來1000元降至500元,補償比例達到30%;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標准由原來的60元提高到300元,剖宮產補助由原來的120元提高到400元。大病補償封頂線進一步提高,個人大病年度補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4萬元。

  安居是民生之願。五年間,他們秉承著城市建設與管理並重,全面提昇綜合服務功能,將安居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頭號工程,先後投入城市建設資金11.3億元,完成2萬平方米中心廣場建設、國家礦山地質公園一期建設、9萬平方米商品住宅樓和12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建設、35.4萬平方米沈陷區住宅樓建設、70萬平方米棚戶區住宅樓建設、12所學校教學樓改造和維修建設等15項工程。爭取國家廉租住房補貼資金2100餘萬元,使5863戶家庭直接受益。完成農村泥草房改造490戶、32692平方米,圓了眾多農民家庭的安居夢。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