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7日訊 題:紮實開展集中建設年活動 大力推進旅游名鎮建設——省旅游局局長薄喜茹解讀《省旅游局推進全省旅游名鎮建設實施意見》
李秀梅 張輝 記者 高長利 楊林川
編者按:3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旅游名鎮建設推進情況匯報會,吉炳軒書記、王憲魁省長在會上對全省旅游名鎮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吉炳軒書記強調,全省要勇於擔當,排除乾擾,切實集中力量,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旅游名鎮建設。要抓緊施工、完善配套、組織開發、開展活動、加大宣傳,力爭今年旅游名鎮建設能夠大見成效。
4月1日,孫堯副省長主持召開了13個地市旅游局、森工農墾旅游局局長和12個旅游名鎮負責人工作會議,對全力推進旅游名鎮建設提出具體要求。4月2日,杜家毫副省長主持召開了全省推進重點旅游名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省領導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領導要求,省旅游局組織全省13個地市和森工、農墾總局旅游局及12個旅游名鎮建設單位負責人,研究切實貫徹落實省領導指示精神,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對接工作,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協商解決,務求完成『今年旅游名鎮建設能夠大見成效』的工作目標。會上,省旅游局提出了《省旅游局推進全省旅游名鎮建設實施意見》,圍繞統一思想認識、打造名鎮特色、搞好餐飲服務、開展廁所工程、大力招商引資、提高服務質量等六個關鍵環節,進行了專題研究。本網記者為此采訪了省旅游局局長薄喜如。
記者:旅游名鎮建設對於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薄喜如:省委將今年確定為旅游名鎮集中建設年,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強調加快旅游名鎮建設步伐。我省之所以大力度推進旅游名鎮建設,根本原因在於建設旅游名鎮對於我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作用。我省集中打造為數眾多的旅游名鎮,在全國尚屬首次。這項戰略的實施,將我省單一的旅游資源建成為復合型旅游經濟增長體,必將對我省旅游產業跨越式騰飛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必須充分認清加快推進旅游名鎮建設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加快推進旅游名鎮建設的緊迫性,著力提高加快推進旅游名鎮建設的自覺性,做到思想統一、行動一致、工作高效,全力以赴推進旅游名鎮建設。
吉炳軒書記早已為我們指出了建設旅游名鎮的重要意義:加強旅游城鎮建設,是打造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必然選擇;是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現實舉措;是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有效途徑。旅游名鎮建設是我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和貿易旅游開發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和建設好一批旅游名鎮,對於豐富我省旅游內涵,提昇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和服務水平,擴大我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兩年來,隨著我省旅游名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北極村、亞布力、鏡泊湖、連環湖等旅游名鎮初具規模,品牌影響力增強,經濟和社會放大效應初顯。『神州北極』——漠河北極村,旅游由夏季一季熱向冬夏秋三季火爆轉變,旺季各地飛往漠河的航班增至7班依然『一票難求』,北極村家庭旅館『一床難求』。滑雪勝地——亞布力鎮依托亞布力旅游滑雪度假區,滑雪旺季每天流動人口近萬人,每天經由亞布力鎮始發客運車輛600臺次,夏秋季旅游昇溫迅速,全鎮從事旅游產業有3000多人,帶動從事運輸、餐飲、商貿、公共服務等相關產業的達到1.5萬人。實踐證明,建設旅游名鎮,可以做大旅游產業,發展地方經濟,富裕人民群眾。
當前,旅游名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距離『今年旅游名鎮建設能夠大見成效』的目標還有差距,工作任務依然很重。我們必須搶前抓早,加快進度,消除重視程度不夠、投放精力不夠、建設資金不足、融投資渠道不暢、市場化和商業化程度不夠等諸多不利因素,以只爭朝夕和時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到旅游名鎮建設當中。全省旅游行業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歷史的高度,以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深刻認識旅游名鎮建設的重要意義,一定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把旅游名鎮建設作為第一要務真正擺上工作日程,納入本地本部門重點工作來抓。各地旅游局局長要親自抓,必須結合旅游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實際,加強協調配合,積極組織推進,全力加快重點旅游名鎮建設進程。
記者:我們將怎樣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將其打造的更具特色?
薄喜如:吉炳軒書記對12個旅游名鎮的資源、特點已經給出了科學准確的分析和概括,為名鎮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深入領會,認真研究,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一是要把北極村打造成北極風情旅游名鎮。要依托『神州北極』品牌,重點發展避暑度假旅游、冰雪體驗、邊境觀光旅游,未來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休閑觀光度假目的地。要重點建設好中國北極聖誕村二期工程、神州北極旅游中心、黑龍江省界江游船項目、北極天象館、民族風情園、洛古河龍文化主題園等重要產品。
二是要把五大連池打造成火山礦泉旅游名鎮。要以火山資源、礦泉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旅游觀光產業、康療養生產業、礦泉開發產業,建設集火山科考觀光、礦泉康體療養、會展功能為一體的國際康體療養旅游目的地。重點建設融科普教育和游樂體驗為一體的『火山博物館』,提昇黑龍山等七大觀光區;以名鎮建設帶動五大連池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進一步提檔昇級。
三是要把黑瞎子島打造成互貿通邊旅游名鎮。充分利用『一島兩國』獨特的地緣優勢,依托寶島原生態、神州東極情、東方第一哨、一島兩國風等獨有的旅游資源,在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科學開發建設,著力把黑瞎子島建設成生態型、旅游型、商貿型、開放型和具有中國建築特色的邊境貿易旅游名城。
四是要把鏡泊湖、興凱湖、連環湖打造成湖光山色旅游名鎮。鏡泊湖名鎮,要依托良好的湖泊、冰雪等生態和邊貿、文化旅游資源,圍繞『國際休閑』主題,突出親山近水、度假觀光、休閑安居、觀景探秘等特點,重點發展集避暑度假、休閑觀光、邊貿旅游、文化體驗四大核心功能於一體的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興凱湖名鎮,要依托興凱湖旅游景區,積極發展山水生態游、農家休閑游、水上娛樂游、避暑養生游、拓荒文化游等旅游項目,加快推進交通通信、賓館餐飲、購物娛樂、水上安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建設水平,提昇接待檔次,推進產業發展,加快建設湖濱生態名鎮。
連環湖名鎮,以湖泊溫泉為本體資源,水鄉風情為特色,完善生態觀光與科普、濱湖休閑、溫泉養生、水上運動、商務度假等功能設施,未來打造成中國北方寒地湖泊溫泉生態旅游目的地。
五是要把名山打造成界江景觀旅游名鎮。依托龍江三峽、興龍峽谷、名山島『兩峽一島』界江兩岸風情和沿江旅游觀光風景帶的旅游資源,以『龍江三峽游、原始森林游、邊境風情游』為重點,加快建設俄式商服建築群、俄羅斯商品一條街、農業觀光游覽等項目,把名山鎮建設成為界江景觀特色鮮明的邊境旅游名鎮。
六是要把亞布力打造成滑雪避暑旅游名鎮。依托滑雪、森林等旅游資源,按照冬夏結合、體游結合、平賽結合、訓會結合的要求,建設亞布力滑雪場核心區,大力發展夏季旅游項目,實現旅游業多元化發展,建設國際滑雪避暑旅游度假名鎮。
七是要把湯旺河打造成紅松故鄉旅游名鎮。依托小興安嶺獨有的紅松森林資源和地質資源,建設集森林避暑、養生度假、地質遺跡、漂流體驗、狩獵滑雪、會議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國際森林生態旅游勝地。
八是要把金龍山打造成城郊休閑旅游名鎮。依托獨特的『資源、環境、地域』三大優勢,突出體現原始森林特色、區域特點、文化品位、田園風光、自然生態等特點,建設成哈爾濱近郊生態旅游、避暑休閑、度假養生旅游勝地。
九是要把七星農場、海林農場打造成現代大農業旅游名鎮。兩個農場要充分利用有機綠色農業和田園餐飲等優勢,突出農業觀光、休閑度假、會議接待功能,加大旅游核心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好生態觀光區、現代農業觀光區、休閑度假區、果蔬采摘區、科普教育區和外景拍攝區,著力打造現代大農業觀光旅游名鎮。
記者:配套服務對於提高旅游景區的性價比尤為重要,我們如何解決?
薄喜如:各地旅游部門要積極幫助12個旅游名鎮完善旅游六要素的配套設施,建好旅游道路、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商品、旅游安全以及資源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使之成為完備的旅游服務功能區。今年重點要解決旅游名鎮餐飲特色問題。要突出和提昇黑龍江特色的餐飲文化,有效整合我省豐富多樣、歷史悠久、綠色健康的餐飲資源,打出『吃出文化、吃出品位、吃出健康、吃出快樂』的黑龍江旅游餐飲形象口號。通過打造『黑龍江特色菜』品牌,弘揚黑龍江餐飲文化,改變我省餐飲形象不明確、品牌不響亮的局面。重點圍繞赫哲族、鄂倫春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特色飲食、俄式特色飲食,以及純綠色食品,龍江山珍野味,龍江特色風味小吃等系列,開發黑龍江旅游名菜,爭取每樣精典菜品都有典故、營養功效,都能體現文化底蘊,每個旅游名鎮都有精品特色餐館,每個景區餐館都有招牌黑龍江特色菜,餐飲服務人員都能介紹黑龍江菜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和營養價值,做深做精黑龍江餐飲文化。省旅游局將把特色餐作為旅游名鎮從業人員的培訓內容之一,擇機舉辦『旅游名鎮特色菜』烹飪大賽,提昇旅游名鎮餐飲服務的文化和品位。
記者:我們如何解決『蹲坑廁所』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薄喜如:『蹲坑廁所』一直是影響我省旅游形象的一大難題。今年,為了建好旅游名鎮,以此為契機,除掉『蹲坑廁所』頑疾,提昇旅游服務環境,省旅游局將大力實施『旅游廁所工程』,開展『出口革命』,計劃分『兩步走』,今年在12個旅游名鎮消除『蹲坑廁所』,2年內在全省3A級以上景區逐步消除『蹲坑廁所』,全面普及功能齊全、環保衛生的水衝式廁所。堅持布局合理、生態環保、美觀衛生的建設原則,保證旅游名鎮內和景區沿線『水衝式廁所』的數量和空間配備。提昇廁所建設水平,提高文化和科技含量,加強服務管理,杜絕髒亂差。積極倡導旅游名鎮和3A以上景區建設『精品廁所』,在建廁過程中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充分擴展廁所的各項功能,重視廁所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搭配,塑造一批賞心悅目、美觀實用的『廁所精品』。廁所建設要外部設計景觀化、內部設備和裝飾賓館化,重視公廁設計的新穎、造型的美觀和功能的適用。五大連池、鏡泊湖等5A級景區應該建設『星級廁所』甚至『頂級廁所』,爭取采用『生態廁所』、『沼氣化糞』等先進技術,讓廁所成為『景點』,解決游客如廁難題,打造高品質、高舒適度的旅游服務環境。
記者:我們的旅游名鎮將采用怎樣的投資機制?
薄喜如:積極引導旅游名鎮創新思路,堅持走市場化、商業化的道路,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旅游投融資機制,搞好非經營性的交通、通信、能源等配套性基礎設施建設,以此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旅游名鎮建設投資。積極探索所有權、管理權與項目特許經營權三權分離的模式,以特許、轉讓、承包等方式,依法對旅游名鎮內的經營性項目面向國內外投資者實行公開招標,加快旅游名鎮的開發和建設。制定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圍繞開發重點,著力策劃、包裝一批優勢旅游項目,以項目為載體吸引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大財團、有實力的客商及民間資金參與旅游名鎮建設開發。充分利用展覽、促銷、推介等各種形式,引導客源地旅行社特別是國內外知名旅行社與旅游名鎮進行產品對接,力爭每個名鎮都要有重點旅行社落戶,擴大旅游名鎮在全國的影響力,售賣旅游名鎮線路。今年省旅游局將組織旅游名鎮赴香港等地招商引資,吸納資金,吸引旅行社入駐和經營旅游名鎮線路。
記者:我們如何吸引更多國內外的游客前來,如何快速的提昇自身知名度?
薄喜如:整合節慶資源,豐富節慶特色,提昇節慶品位。從今年開始,全省重點旅游節慶都要放在旅游名鎮舉辦。每個名鎮每年至少謀劃幾個旅游節慶、會議會展、論壇、賽事等活動,發展眼球經濟,創造轟動效應,叫響12個旅游名鎮的品牌,凝聚人氣。具體來說,北極村名鎮要舉辦好漠河北極光節、冬至節暨聖誕文化節、國際冰雪汽車拉力賽;亞布力名鎮要舉辦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夏季森林音樂節、春季萬人登山活動、尚志雪都滑雪節、亞布力企業家論壇;五大連池名鎮要舉辦好國際火山旅游節暨飲水節;黑瞎子島名鎮要承接好三江旅游文化節;鏡泊湖名鎮要舉辦好鏡泊湖之夏旅游文化節;興凱湖名鎮要舉辦好養生度假旅游節、知青返鄉節、中國興凱湖自駕游大會、張健橫渡興凱湖活動;連環湖名鎮要舉辦雪地溫泉旅游節、大慶濕地旅游文化節、雪地溫泉及冬捕旅游產品推介會、旅游名鎮『連環湖杯』籃球表演賽;名山旅游名鎮要舉辦國際界江旅游節、中俄猶國際戲水狂歡節、國際界江滾冰節、界江冬捕七鰻旅游節;湯旺河名鎮要承辦黑龍江(伊春)國際森林生態旅游節、黑龍江(伊春)『五花山』觀賞節;金龍山名鎮要舉辦『五花山』觀賞節、紅葉觀賞節、夏季養生節;七星農場名鎮要舉辦黑龍江省三江稻米節,與海林農場一起承接好知青北大荒重游活動。省、市旅游部門要積極幫助和指導旅游名鎮擴大旅游節事活動規模,挖掘文化內涵,增強文化品味,以此提昇旅游名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加大旅游名鎮對外宣傳推介力度,采取新聞宣傳、行業促銷、社會推進的『三位一體』宣傳促銷方式,加快提昇重點旅游名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借助香港經濟日報、香港有線23臺、大公報、文匯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旅游報、新浪網、黑龍江電視臺、黑龍江日報、東北網、生活報、新晚報等省內外主流媒體,通過整版、專欄、專題、廣告等形式宣傳我省『北國風光,美在黑龍江』旅游形象,對我省重點旅游名鎮特色、項目、建設成就等進行大密度報道;在新浪網、黑龍江省旅游局政務網開闢專題,實時報道12個旅游名鎮開發建設情況和最新動態。邀請中央、首都以及我省重點媒體組成媒體考察團,對我省重點旅游名鎮進行實地踏查采訪,對名鎮建設情況進行集中報道,提昇旅游名鎮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充分利用中國國內旅交會、北方旅交會、北京國際旅游博覽會、第22屆哈洽會、中國國際旅交會等專業旅游展會以及境內外宣傳促銷活動,對我省重點旅游名鎮旅游資源和產品進行形象展示。在香港有線23臺播放廣告宣傳片,宣傳我省重點旅游名鎮特色形象。利用哈爾濱機場進港大廳12塊燈箱廣告、長江路1號LED大屏幕對重點旅游名鎮進行形象展示。做好旅游名鎮的線路整合設計,把旅游名鎮納入全省重點旅游線路體系,做精『華夏東極游』、『神州北極游』、『火山邊陲游』、『文化生態游』、 『清涼養生度假游』、『夢幻冰雪游』、『激情滑雪游』、『五花山』觀賞游、『北大倉』豐收游、『名山、名湖、名人、名城』游等北國風光特色旅游精品線路。積極指導旅游名鎮研究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季旅游項目,解決名鎮旅游『半年閑』問題,做到四季旅游平衡發展。
記者:有哪些具體的體制機制來保障和提昇旅游服務質量?
薄喜如:深入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昇活動,加強旅游名鎮旅游誠信體系建設,真正使旅游名鎮『名』在特色、『名』在內涵、『名』在服務、『名』在品牌。全面貫徹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昇綱要》,按照『質量興游』要求,采取行政推動、標准引領、協會促進等多種方式,建設和完善旅游誠信制度體系、工作體系和監督體系。實施旅游品牌創建、旅游質量主題活動、旅游標准化示范、旅游服務質量評價、導游服務提昇五大工程,抓好旅游名鎮內旅行社、賓館飯店、景區景點、旅游購物場所的質量提昇。加大旅游名鎮內A級景區、S級滑雪場、星級飯店及家庭旅館的建設和評定力度,增加旅游名鎮誠信旅游企業和金牌導游員數量。建好旅游數據中心、呼叫中心、12301旅游熱線等公共服務平臺,提高服務水平。與省委組織部、國內外知名學府合作,加強旅游名鎮開發、策劃、管理、營銷、導游和景區設計、建設、服務等人纔培訓,組織旅游名鎮建設負責人、所在地旅游局局長赴美國參加旅游短訓班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新觀念、提昇水平。繼續舉辦《黑龍江省重點旅游名鎮示范導則及評定方法》培訓班,宣貫名鎮建設標准,提高名鎮建設水平。根據旅游名鎮建成後的人力需求,提前做好賓館、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區管理人員及導游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開展旅游在線服務,推動我省旅游服務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