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7日訊 7日,全省危險廢物處置項目建設現場會在哈爾濱召開。會議要求,國家已批准並有資金支持的我省10個危險廢物處置項目須在年底之前建成並投入運行。
副省長於莎燕出席會議並講話。
2005年,《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開始實施,我省有11個項目列入其中。之後不久,11個項目全部通過技術復核並下達了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
然而由於資金、選址、技術和更換法人等方面的原因,這11個項目實施非常緩慢。目前,僅有齊齊哈爾、伊春兩個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完成單項驗收並投入運行;佳木斯、牡丹江、黑河、綏化4個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已建成並試生產;七臺河、雞西、雙鴨山3個醫療廢物處置項目主體工程已建成,輔助工程尚未完成;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只完成填埋場和部分暫存庫建設,主要處置設施焚燒車間剛剛開工;大興安嶺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初步設計剛剛獲得省發改委批復,國家投資計劃已下達,正在進行招投標工作。
近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快實施〈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提出,我省的這11個項目中除大興安嶺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為2012年建成並試運行外,其餘10個項目必須於今年年底前建成並試運行,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能建成的,環境保護部將掛牌督辦。
為了達到環保部的要求,使我省危險廢物得到徹底治理以排除環境風險,會議要求:進一步落實項目建設主體責任,各地市政府要高度重視相應項目建設工作,把項目建設納入本地政府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靠前指揮,強力推進,為完成規劃項目提供可靠條件和保障;進一步落實項目建設資金,各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按照當初承諾,抓緊兌現配套資金,有關部門要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及時下撥建設資金;進一步落實責任追究措施,對於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能建成的項目,環境保護部門要掛牌督辦,對建不成的項目,將收回國家投資;進一步加快項目總體驗收,各地市政府要盡快制訂總體竣工驗收進度計劃,每三個月向環保廳上報項目竣工驗收工作進展情況,對於試運行期滿1年以上的規劃項目必須申請竣工驗收;進一步加強督辦檢查,省政府辦公廳將把項目進展情況列入今年省政府重點督辦檢查內容,由省政府督辦室、監察廳、發改委、建設廳、環保廳、衛生廳組成聯合督查組,每季度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一次督查,跟蹤督辦解決問題,確保項目按期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