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村民自遷祖墳為民生工程『讓路』
2011-04-11 10:17:03 來源:東北網-大慶晚報  作者:劉為強 李雙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1日訊 墳遷走了,是誰把帶著思念的菊花留下了?看吧,荒野之上這嬌嫩的菊花,別有一種震撼心靈的美麗。這可愛的花朵,不僅勾起人們心底的思念之潮,更讓人感慨生命的美好與生活的繽紛。

  於是,我們終於知道,愛,一直都在心底,從未遠離。任憑歲月滄桑,紅塵滾滾,不管身處何時、何地,愛都在心的一隅,執著堅守……

  ——張燕

  (一)

  一炷香點燃哀思,一塊紅布遮風擋雨,一個蘿卜填滿墳坑,一只紅帆引導魂靈,再磕三個響頭,母親,您要走好啊

  ……

  2011年4月8日上午7時40分,56歲的龍鳳鎮保田村村民曹永發,在母親的墳頭,顫抖著挖下了遷墳的第一鍬土。兩個弟弟在一旁,眼中有淚。

  老曹花白的頭發,被野外的晨風,吹得有些凌亂,一如他此時紛亂的心緒。

  3個小時後,一位在荒郊野外埋葬了50年的老人,在3個已是人到中年的兒子凝重的目光下、在他們小心翼翼的呵護中,遷進了位於市殯儀館的『新家』。

  『春光明媚搬新居,高樓大廈是寶地』,這是曹家兄弟寫給母親的幡聯。當老曹將母親的骨灰盒,小心翼翼地放進存放大廳的一剎那,原本以為會很平靜的他,眼圈還是紅了,『媽,早就想給您老遷出來了,這回,咱也住新樓了,環境挺好,也沒花啥錢……』

  至此,龍鳳鎮保田村千座祖墳的搬遷工作已經過半,10天後有望全部結束。


 

  (二)

  龍鳳鎮保田村雖然只有常住人口4400多人,可村西南兩公裡處的一片大墳場,卻格外引人注目。

  由於地處石化總廠、鐵東、安達和龍鳳鎮交界地帶,加之年代久遠,這片風水地裡,埋了大大小小1000多個墳頭,遠遠望去,塵土飛揚,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甚是淒涼……而墳地的不遠處是村落,與村落遙遙相望的,是樓房。

  因為即將開工建設的南環路,保田村這片有著50多年『歷史』的墳地,眼下就要集體搬遷了。

  『幾輩子的祖墳,沒人願意動啊,可祖墳再重要,也是家裡的事,在家門口修一條寬敞的大馬路,卻是大家的事。』保田村遷墳第一戶劉鳳琴如是說。

  4月3日一大早,她領著一大家族27口人,鄭重地買了18支鮮花,找了6臺車,第一個把祖墳遷走了。其實,劉鳳琴家的祖墳原在喇化,4年前纔遷到家門口,沒想到4年後還要再遷。

  劉鳳琴嘆了一口氣,很爽朗地笑了:『沒事,以後就不用再搬來搬去了。』

  『風水好』的邵家,墳裡的屍骨經過多年都沒爛,搬遷時,一家老小,心情很復雜,一層又一層,小心翼翼地用塑料布把屍骨包好,提前3天就把墳給遷了。

  『社會都文明了,墳早晚都得遷。』邵老大的話語中透著豁達。

  遷墳有點『犯難』的倒是周河。他是保田村村委,主抓民政工作。每一座墳要遷,他都得到場,一一記錄,哪怕是凌晨2點。不僅如此,他自己家的祖墳也得遷,而且是10座並骨墳,20只骨灰盒。

  『讓他犯難的是沒時間,實在不行就僱人吧,咱管這個的,更不能拖後腿。』周河的聲音裡透著無奈。

  俗話說,『三、六、九,往出走』,8日是農歷初六,遷墳的人特別多。這天早上6時,墳地裡已經有3家在搬遷了。到上午8時,已有27家在墳前忙碌。墳場裡到處是大小車輛、到處人頭攢動,鞭炮聲此起彼伏,甚至還有挖溝機在幫忙。

  (三)

  南環路是一條民生路。

  『南環路通了,咱保田村的人開車七八分鍾就上大廣高速了,乘風莊、讓胡路、八百?想去哪兒去哪兒,再也不用繞薩爾圖了。』接受采訪時,保田村書記劉會文如是說。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