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訊 桃山區食品安全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認真推進以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為主線的『668食品放心工程』,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加強部門協調,加大監管力度,為百姓享用放心食品提供了保障。
強化領導,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桃山區委、區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載體放在心裡、抓在手上。根據《七臺河市668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實施方案》,桃山區及時召開了全區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對全區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並與萬寶河鎮及相關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任務落實到鎮、部門,責任明確到人頭。主管區長帶隊,多次深入餐飲單位和監管單位專題調研食品安全狀況,現場辦公並提出整改意見,要求相關部門負責督辦,要求各成員單位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和近階段的工作任務紮實開展工作,務求實效。對全區食品安全工作和專項整治行動進行聯合督促檢查,保障食品安全工作順利推進。
履行職責,切實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各成員單位結合各自工作特點與街鎮密切配合,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法制宣傳、社區宣教等形式,通過集中宣講、媒體宣傳、板報宣傳、發放宣傳單等形式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宣傳食品安全消費等重點內容,普及食品安全常識,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和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區直各相關部門立足自身職責,全面提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依法加強日常管理,協調轄區質監部門,嚴格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開業標准,加強企業生產行為監管,加大生產過程質量監控力度,強化產品出廠檢驗措施;協調轄區工商部門在大中型商場、超市、農產品市場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准入制度;衛生監督部門繼續開展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加大對餐飲企業、學校食堂、建築工地食堂的監督力度。
突出重點,加強餐飲服務工程專項整治。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食品添加劑使用專項整頓。以火鍋店、麻辣燙為重點,加強對原料索證的監督檢查,檢查餐飲經營單位174家,對18家原料進貨不進行索證的餐飲經營單位下達了整改意見書,責令限期整改。開展對餐飲單位采購、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的監督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是否有完善的進貨檢查驗收登記制度,購買食用油時是否索取購貨憑證、產品檢測報告、衛生許可證等。開展了『地溝油』專項整治活動。出動衛生監督執法人員220人次,在被檢查的140餘家餐飲單位中,抽檢28家餐飲企業的豆油樣品,檢測結果合格率達到100%。針對存在的問題,向餐飲單位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75份,要求限期整改,定期督查整改落實情況,防止和杜絕『地溝油』等含有有害物質的食品原料流入餐飲單位。加大了學校周邊餐飲單位的監督檢查,保證了轄區學生用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