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訊 幾年來,蘭西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以項目建設為牽動,致力民生改善,從群眾最關心、最急需的基本民生工程抓起,集中解決群眾吃水、行路、住房、上學、就醫、弱勢群體生產生活等『六難』問題,讓百姓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幸福指數得到提昇。
綜合治水保民安
去年以來,蘭西縣投資1.4億元的『引泥入蘭』工程得到省水利廳批復,在省發改委立項。工程竣工後,日供水能力由1.5萬噸提高到6萬噸。總投資8000多萬元的蘭西縣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廠區建設也全面開工,項目建成後,經過處理的污水可用於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對全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將起到重要作用。
路路暢通奔幸福
這個縣多方籌資3.3億元,改造通鄉通村公路948公裡,僅2008年一年就改造500公裡。在省交通運輸廳幫扶下,投入資金5200萬元,對1.8公裡哈黑路榆林過境段、S305省道蘭西--肇東段、黑大公路5公裡蘭西過境段進行了路面改造和全面維修。省財政廳9個處室聯合幫扶榆林鎮林安村,支持資金300多萬元改善了該村行路難問題。省發改委支持資金1076萬元,修建白色路面3條27.55公裡,橋1座,涵1道。
全民醫療蕩春風
近兩年,這個縣投資一億元新建醫療中心、人民醫院綜合樓、疾控中心,改造新建鄉衛生院13所、村衛生所57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了常住人口全覆蓋。同時,完善和規范了農村低保制度,城鄉5萬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城鎮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145元提高到176元,農村低保標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900元。
促民增收是關鍵
這個縣采取引進龍頭、村企共建、場縣共建的辦法,探索土地規模經營,建設平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通過引進龍頭企業使神農集團落戶平山鎮大興村,完成投資8000萬元,農民以每畝地150元入股,畝均增收800多元。投入各類水利建設資金2億元,打機電井1028眼,組建百萬元以上農機合作社19個,千萬元農機合作社5個,購置大中型農機具695臺(套),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65%。爭取省農開辦等中省部門支持資金2445萬元,開發項目9個,其中長崗鄉水田改造項目投資300萬元,年可新增產值100萬元。同時,借助『中國東北民豬之鄉』這一無形資產,采取強龍頭、壯基地、活營銷的辦法,通過省財政廳幫扶,一次性拆借資金2000萬元,用於支持江蘇雨潤集團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該項目投產後,年產可實現產值28億元,利稅1億元,可安置就業人員1500人,帶動全縣人均年增收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