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訊 『十一五』,接待國內外游客327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84.82億元。大慶『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的旅游品牌叫響全國。
『十二五』,大慶將加快由觀光型旅游向觀光與休閑度假結合型旅游轉變,邁向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未來五年,大慶市將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大慶市國民經濟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通過五年努力,基本確立『生態油都·激情大慶』城市旅游新形象,預計2015年全市接待境內外游客1160萬人次,力爭實現旅游收入100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0%和31%。
構建三大旅游目的地板塊
目的地是旅游活動中最重要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也是旅游接待的載體。『十二五』期間,大慶市將構建杜蒙草原民俗風情休閑旅游區、林甸濕地溫泉養生度假旅游區、肇源·肇州歷史文化旅游集聚區三大旅游目的地板塊。
杜蒙草原民俗風情休閑旅游區,重點建設連環湖溫泉城、當奈濕地人居生態村、阿木塔草原景區等核心旅游項目,培育發展吉禾民族賽馬場、王府旅游景區等旅游景區。
林甸濕地溫泉養生度假旅游區,重點建設四季青溫泉度假小鎮、大慶北國溫泉養生休閑廣場等溫泉旅游項目;鼓勵發展鶴鳴湖旅游度假區等生態旅游項目,以及東興萬畝草原保護區、小黑山濕地狩獵觀鶴景區、南崗生態農業村、勝利滿族民俗風情村、雙陽河沿岸農牧觀光景區等旅游項目。肇源-肇州歷史文化旅游集聚區,重點建設蓮花湖旅游區、濱江港橋生態旅游區、大廟旅游區和青馬湖景區,培育發展茂興站人文化、薩日湖旅游區和庫裡湖生態旅游區。
建設一批重點旅游名鎮名區名點
沒有國家5A級景區,這是大慶旅游業發展掣肘之處。『十二五』期間,大慶市將提檔昇級旅游業,重點抓好五大旅游名鎮、十大旅游名區和九大旅游名點建設。
五大旅游名鎮,是指連環湖溫泉旅游名鎮、三合濕地溫泉小鎮、八井子休閑農業小鎮、民意古文化小鎮、四季青溫泉度假小鎮。其中,連環湖溫泉旅游名鎮的目標是成為5A級。
十大旅游名區包括北國之春夢幻城、龍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當奈濕地人居生態村、黑魚湖國際藝術村、黑魚湖生態園、阿木塔草原景區、世界石油工業遺產文化公園、濱江港橋生態旅游區、蓮花湖景區、青馬湖景區。其中,阿木塔草原景區主打蒙古民俗情,將建設蒙古包、敖包、兵營等傳統蒙古部落,蒙族民俗商品古集市,蒙古族工藝品陳列館,濕地棧道與觀景臺等,同時開發建設銀沙灣景區的滑沙場、雪地高爾夫、馬球會館、高空熱氣球營地、秀色無疆跑馬場、決戰荒野拓展林地、天涯孤鶩自駕營地。
九大旅游名點有北國溫泉養生休閑廣場、工業遺產文化園區、百湖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園、新華湖旅游度假區、紅驥牧場休閑度假區、星火牧場溫泉度假區、薩日湖旅游度假村、北海道溫泉園、『時代之光』休閑商業街區。
培育21條精品旅游線路
1條國際旅游線路、3條省際旅游線路、3條省內旅游線路、14條市內旅游精品線路。『十二五』期間,大慶市以京津及哈爾濱等中心城市為依托,圍繞『一心三區』的旅游目的地體系,培育打造21條精品旅游線路。
從俄羅斯的特色異域風光游,到大連、大同的『連理同慶』游,再到哈爾濱的『神州北極』冰雪游,每一條線下來都能給游客帶來無限回味。
市內的溫泉養生游、草原民俗游、生態濕地游、田園休閑游、松嫩文化游,條條精品旅游線路繪就了大慶旅游的網絡圖。
旅游帶動就業容量進一步增加,到2015年全市旅游就業達到16萬人左右,年增長20%左右,其中旅游直接從業人數3萬人左右,間接從業人數達13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