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4日訊 14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電視會議上獲悉,哈爾濱市2011年醫改目標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城鄉居民,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在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到了攻堅階段。哈爾濱市今年將在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在基層醫院的普及、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等方面全力推進。
全民醫保。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基本實現全民醫保。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均提高到98%以上;把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范圍。提高籌資標准,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醫保目錄內藥品和收取的一般診療費接規定納入支付范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力爭達到70%左右。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職工、居民和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於5萬元。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部覆蓋政府辦基層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並集中采購、統一配送。
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全面開展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今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提高到25元。
提昇基層醫院服務能力,全市建成全覆蓋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個縣至少有1所縣級醫院基本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有1-3所達標的中心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都有衛生所,每個街道都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在創新體制機制方面有實質性突破。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和非營利分開等;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落實政府投入政策。
深化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引導有資歷的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執業活動,建立長期穩定、制度化的協作機制,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服務模式。
開展執業醫師多點執業試點,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纔在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間合理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