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5日 今年初,鶴崗市提出『十二五』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確保實現『三個翻番』,即: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比2010年翻一番,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比『十一五』時期翻一番。在此基礎上,力爭實現『712』目標,即: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2000億元;同時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
2011年,鶴崗市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的戰略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五先一創建一全力』的發展戰略,突出項目產業建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推進改革創新,確保城市穩定平安,努力實現跨越發展,為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加大項目建設
優勢產業加快發展
從2011年開始,鶴崗市將連續5年開展『項目產業建設年』活動,繼續開展『四比競賽』活動,全力推進『五大戰略產業、十大重點產業』發展,努力實現由單純抓項目向重點抓產業轉移,由一般性抓產業向抓產業鏈轉移,切實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構建優質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
發展煤電化工產業。以加快現有項目建設速度和延長產業鏈為主攻方向,重點加快龍煤東化、中海油華鶴兩個化肥項目建設進度;寶源、征楠焦化項目完成主體工程,萬昌焦化及吉林天富、上海漢興、北京奧德等焦化下游產品開發項目開工。鶴礦集團城市60萬千瓦熱電聯產、立達矸石發電二期爭取開工,鳥山煤礦加快建設,400萬噸洗煤項目投產。
發展優質綠色食品產業。以『吃乾榨淨出精品』為主攻方向,重點加快興匯玉米二期、萬源糧油、人和米業、泰豐大米蛋白、三江平原米業、綏濱酒業、寶泉醬業擴產改造,以及阿凌達、家富、信贏養殖加工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等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全部投產。
發展石墨產業。以實現精深加工為主攻方向,力爭香港南海油、山東新華錦、溢祥石墨等項目年內投產,深圳寶安集團石墨深加工項目開工,中鐵資源集團等石墨項目完成開工准備。機械加工制造產業,以打造現代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體系為主攻方向,重點加快臺灣華昇等礦用救生艙、世達聯合收割機、龍躍玉米剝皮機、鶴峰糧食機械加工、豐屹和弘吉礦山配件等項目建設,力爭年內投產。
加快園區建設
提昇項目承載能力
在全面抓好『省級工業示范基地』建設的基礎上,重點加快『兩城一帶十大園區』建設。『鶴南工業新城』,以興安區為主體,整區定位為工業區,版圖由現有的16平方公裡擴大到100平方公裡左右,今年完成整體規劃和行政區劃調整,開工建設重點工程項目。『中國石墨城』,以蘿北石墨園區為主體,充分發揮優質石墨資源儲量亞洲第一的優勢,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和研發機構,力爭早日建成全國最大最優的石墨產業基地。『東寶鶴蘿綜合產業帶』,以東山區、寶局、鶴北局、蘿北縣為主體,利用國家支持鶴崗市『接替產業集聚區』建設和興建鶴名公路、鶴名鐵路的機遇,充分發揮大企業集合優勢,積極推進產業項目和園區集聚發展。『十大園區』,以現有市企縣區的特色產業園區為主體,加快提檔昇級,力爭做大做強做優。同時,積極推進與上海市松江區機械制造產業轉移基地、寧波聖羅集團棉紡織品生產基地、中海油北方煤化工產業基地建設。加快園區供水、供電、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工業示范基地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園區配套能力和項目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