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4月19日訊 農村信用社轉制不轉向,勇當支農主力軍;農業銀行反哺農業,加大投放力度;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拓展服務領域到農村;哈爾濱銀行、龍江銀行全力打造『背包銀行』,信貸上門。今年首季,雞西市金融機構『八仙過海』,紛紛彰顯強勢鼎力,農業貸款餘額總計達到79.62億元,當年累放53.03億元,共支持農戶11.25萬戶,戶均貸款金額4.7萬元,貸款面達到58.35%,創歷史新高。
『在國家花錢買機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雞西市轄區各家農村信用社(含農合行)成功兌付央行專項票據3.05億元。他們推廣『一證通』貸款業務,手續簡化,方便快捷,具有一次核定限額,隨用隨貸、隨有隨還,在規定時間內長期有效的特點。種植業貸款最長約期由過去1年延長到15個月,養殖業由過去1年延長至3年。貸款授信額度由原來1至3萬元提高到3至5萬元。對土地面積大、信用等級高的農戶可按貸款實際要求相應擴大授信額度。在五戶聯保基礎上,積極探索大型農機具、土地經營權、林權等抵押貸款,拓寬農貸服務領域和空間。截至3月末,全市農村信用社農業貸款餘額39.72億元,當年新增10.07億元,增長33.96%;當年累放25.68億元,同比多投放8.48億元。
農業銀行隨著股份制改造的完成,積極調整功能定位,以農民普遍歡迎和接受的『惠農卡』業務,大力開展貸款營銷工作。目前已為7萬餘農戶辦理了『惠農卡』,遍布全市12個國有農場、2個森工總局、47個鄉鎮、209個村屯。截至3月末,該行農業貸款餘額已達11.75億元,佔各項貸款餘額的73.71%,當年新增農業貸款1.45億元。
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根據國家信貸政策要求,服務領域逐步拓展到農村金融市場,開闢了雞西市非農業性國有商業銀行服務農村經濟的先河。其中,建設銀行在整合原有墾區機構網點的基礎上,把貸款發放由農場經營延伸到『三農』領域;中國銀行依托墾區土地資源和現代農業發展優勢,率先在虎林設計開發『農機貸款』新產品,一定程度滿足了農業擴大再生產資金需求。截至3月末,上述兩家銀行農業貸款餘額13.67億元,當年新增5.56億元。
哈爾濱銀行、龍江銀行落戶雞西後,成為支農金融新軍。這兩家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全力打造『背包銀行』、『信貸上門』的服務品牌,搶佔農村金融市場陣地。截至3月末,兩家機構農業貸款餘額8.99億元,當年新增1.92億元。其中哈爾濱銀行雞西分行當年新增1.82億元。
郵政儲蓄銀行目前已開辦了小額質押貸款、農戶聯保貸款、農戶保證貸款等涉農信貸產品。截至3月末,累計發放農業貸款3.31億元。
此外,作為支持糧棉油流通的農業發展銀行,積極扶持糧食企業開展經營,前3個月累計投放糧食收購貸款3.82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糧食12031萬公斤。該行在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同時,還向雞西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發放貸款0.67億元,支持企業發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