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 日前,記者從市民政局、市婦聯了解到,2010年,大慶市共有3萬多對新人辦理了結婚登記,其中僅有56人進行了婚檢,婚檢率為0.12%。
這就意味著,每一千名准新人當中,只有一人進行了婚前檢查。
一年僅有56人做婚檢
據市婦聯工作人員介紹,2003年我國出臺了新的《婚姻登記條例》,規定婚檢由強制改為自願。近年來,大慶市准新人中進行婚檢的人數一路走低,婚檢率也由2003年的73.38%,下降到了2010年的0.12%。
據市民政局統計,去年大慶市共有3萬多對新人辦理了結婚登記。而來自市婦聯的統計數字顯示,這6萬多名准新人中,僅有56人進行了婚檢。這部分人群中,大多是軍人和高級知識分子。
理解偏差和嫌麻煩導致『不檢』
為何進行婚檢的准新人越來越少?4月14日,記者從市婦聯了解到,婚檢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准新人以為婚檢取消了,其次是認為婚檢太麻煩。
『婚檢不是取消了嗎?』在薩爾圖區婚姻登記處,當記者問及婚檢事宜,市民趙先生這樣說道。
在某企業工作的鄧軍說:『我們夫妻倆平時上班都挺忙,而且單位也定期組織體檢,做婚檢太麻煩,沒必要。』
近日,記者在市區幾個婚姻登記處隨機采訪了50位准新人。其中,25人表示知道婚檢這回事,但以為早就取消了;21人認為做婚檢『很麻煩、沒必要』;3人表示,根本不知道有婚檢這回事;1人表示想要做婚檢,但不知道去哪兒做。
對此,市婦聯工作人員表示,國家取消強制婚檢並不是徹底取消婚檢,而是由強制改成自願,一些准新人對婚檢的理解有偏差。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害怕婚檢時因為查出某種疾病而耽誤婚事,從而拒絕婚檢,這種情況在農村較為突出。
市婦幼保健院工作人員說:『一些人認為體檢和婚檢是一回事,這是一個誤區。體檢主要是針對內外科和髒器,注重的是與生命相關的疾病檢查。婚檢主要是對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檢查,包括對遺傳疾病、傳染病和精神疾病的篩查。』
無視婚檢可能危及下一代
據了解,婚檢、孕檢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是預防新生兒先天性缺陷的三道防線。而婚檢環節的缺失,意味著第一道防線失守,它將可能對家庭、社會及母嬰健康、出生人口素質等產生影響。
有數據顯示,2003年,大慶市新生兒缺陷率為7.05%,如今這個數字已經翻番。專家表示,很多新生兒存在缺陷,與准新人未進行婚檢有一定關系。
據市婦幼保健站的工作人員介紹,一些患有梅毒、乙肝等疾病的『准媽媽』幾乎都沒有進行婚檢,等她們在孕檢期纔發現患病卻為時已晚。進行婚檢,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婚檢可到轄區婦幼保健站
很多准新人不知道應該到哪兒進行婚檢,對此,記者了解到,大慶市設立了婚檢定點機構,市區定點機構是市婦幼保健站;各縣區則是轄區內的婦幼保健站。
目前,市區男性婚檢需到哈醫大五院(市婦幼保健院所在地),女性婚檢應到眼科醫院對面的醫大婦產醫院。
女性婚檢項目包括:一般體檢檢查、血常規、尿常規、梅毒篩查、淋病篩查、血轉氨?、乙肝表面抗原、胸部透視、一般采血、諮詢教育、滴蟲涂片檢查、霉菌涂片檢查、肛查。
男性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血常規、尿常規、梅毒篩查、淋病篩查、血轉氨?、乙肝表面抗原、胸部透視、一般采血、諮詢教育。
婚檢收費標准為男性每人60元,女性每人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