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孔慶斌 記者孫曉銳)方正縣德善鄉正義村村委會主任徐迪,從2001承租300畝水田開始發展規模糧食生產,到現在已發展到1200畝,不僅成了全縣的致富明星,還帶領全村20多戶農民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今年他又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
2000年前後,糧食市場疲軟,農戶種糧積極性普遍不高,村裡外出打工的農民驟增,嚴重影響了糧食生產。徐迪看在眼裡,疼在心上。他決定把村裡外出打工人員的土地承包過來,既能使他們安心在外打工,又能增加收入。
2001年春節,徐迪與村乾部和農戶協商,轉包了300畝土地。從此,他走上了糧食規模生產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徐迪一家人憑借著勤勞與精心,加上風調雨順,當年就獲得了豐收,產值達到10多萬元。從那時起,他更堅定了種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在隨後的幾年中,徐迪一邊搞好生產,一邊邊用心學習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幾年下來,他不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還積極引進應用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技術和新品種,注重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增加了科技效益。為了解決農忙時勞動力嚴重缺乏的矛盾,他借助國家對農機補貼的優惠政策,逐年購進了農業生產所需的各種設備,從春種到秋收,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農忙時節的用工量由近百人減少到現在近十人即可,而且節省了生產成本,僅秋收就可節省10萬餘元。通過引進科學技術,提高機械化程度,切實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現高產、穩產。
從2004年開始,他逐步擴大承包耕地面積,自己村包不到就到外村去包,現在他家承包的耕地面積已達到1200多畝。2010年,徐迪家共收獲糧食120萬斤,實現收入160萬元,他也因此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
徐迪在發展自家生產的同時,他還利用自家農業機械主動幫助20多戶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發展生產。在他的幫助下,這20多戶村民僅去年每戶就增加收入2000多元。
2011年,徐迪又組織成立了富民糧食產銷專業合作社,耕種土地3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