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訊 為解決市民出行難的問題,哈爾濱市今年將投入1.3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更新車輛,部分線路已經更換新車。記者從哈爾濱市交通部門了解到,哈爾濱市公交車司機嚴重不足,缺口達6000人,佔所需司機的一半。駕駛員不足導致車輛利用率低,車新了,但是無人開,部分線路市民出行難的局面難改。
『司機荒』加劇 80%車輛僅一司機
在2010年哈爾濱市公交行業的『百姓滿意出行』評比活動中,201路公交車隊的排名靠後,主要原因是車輛的車況差,出車率低。201路車隊隊長俞福濱表示,出車率低一方面是因為車輛老化,故障率高,另一方面就是駕駛員不足,無法保證車輛按時、按量上道營運。不久前,201路車隊車輛全部更新為廈門金龍客車。該車隊共有40臺車,公交車與駕駛員的比例是1:1,一臺車只配備一名駕駛員。駕駛員嚴重短缺,由於公交車駕駛員勞動強度大,沒有人能保證一個月天天上班,每天總會有幾臺車由於沒人開而『趴窩』。
李女士上下班需要乘坐23路公交車,往返於從長江路與哈慈之間。李女士說,在去年冬天的時候,等半個小時是常事,渾身都凍透了。23路車不但間隔長,車還破,經常出現故障,有一次她坐的車,半路就拋錨了。23路公交車隊隊長馮志偉告訴記者,在今年3月份之前,23路公交車車況差,駕駛員嚴重不足,導致出車率低。出車最少的時候,一天只有10多臺車上道,駕駛員只有20多人。
8路公交車隊有40臺車,駕駛員有71名。為了保證出車率,有五六名駕駛員要一人跟一臺車,幾乎是連軸轉,工作很辛苦。
哈爾濱市公交管理處黨委書記牟志偉告訴記者,公交行業正常的人、車比例是1:2.2,依此比例,哈爾濱市應該有13000名駕駛員,但實際上只有6600人,缺口達到一半,實際比例為1:1.2,都低於行業的最低標准1:1.5。哈爾濱市公交系統現狀是,大約有4400輛公交車只配備一名司機,一旦駕駛員有事需要請假,這臺車就不能上道運營。
工作超辛苦 福利待遇低
『司機荒』的根本原因在於工資少和福利差。采訪中,很多駕駛員表示工作環境太差。頂著星星出門,披著月亮回家,不能按時吃飯,沒有地方休息,為了不上廁所連水都不敢喝。『冬天凍死、夏天熱死、遇到調皮搗蛋的乘客氣死』這句順口溜反映了公交車駕駛員工作的辛苦和委屈。
8路公交車隊隊長告訴記者,車隊多數駕駛員是乾一天休一天,工作日每天3點多出門,晚上11點多到家,工作時間近20個小時,相當於其他行業2天的工作量還多。該車隊駕駛員每跑一圈的工資是25元,一天要跑5圈,計算下來一個月的工資不到2000元。一些司機表示,公交車司機的活太辛苦了,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倘若駕駛員的工資能達到3000以上,他們還是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
大概10年前,哈爾濱市公交車駕駛員的工資在各行業中算是高收入,當時每月的工資都在1000多元,收入高的甚至接近2000元。而如今駕駛員即便是2000多元的工資,與其勞動強度相比也是非常低的。
采訪中,多數公交企業表示運營成本在不斷提高,企業利潤逐漸縮水,無法在福利待遇方面達到駕駛員的要求。哈爾濱市某線路的隊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臺柴油車為例,每天耗油約70昇,每昇是7.3元,一天的油錢就是510元。駕駛員每天的工資約為170元,車輛折舊費是100元,維修保養費50元,水電、衛生費、人員開支等費用大概是70元,再加上車輛的助力油等,所用的費用加起來一天大概是900元,而每天的票款收入只有700元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拿出錢來改善駕駛員的待遇。』該隊長表示。
在2003年,一臺車一天的成本在300多元左右。10年來,運營線沒有改變,客流量沒有明顯增加,票價沒有上漲,運營成本卻在增加,企業的利益逐漸縮水。為了壓縮成本,很多線路采用減少車輛一天跑圈數量,增加發車間隔時間的方式來換取經濟利益,直接導致服務質量降低,市民乘車難。
企業想招 應對『司機荒』
提高服務質量、保證市民出行的前提是駕駛員充足。為了吸引駕駛員,車隊絞盡腦汁。201路車將原來跑一圈30多元提高到40元,55路公交車也將『圈費』提高到40元。目前,無論是國有線路還有民營線路,公交車駕駛員的工資基本達到25元一圈。
不久前,23路車更新了14輛新車,現在車況得到很大改善。為了能吸引駕駛員,車隊與駕校合作,先選送一些學員送到駕校學習,合格者可以優先到23路車隊工作。而且,車隊給駕駛員投保了人身意外險。為了緩解駕駛員疲勞,車隊在幾臺車上推行駕駛員上、下午倒班制,這比乾一天休一天能輕松很多。目前,車隊有37臺車,能上道運營的駕駛員71人,還有20名學員在實習階段。
作為國有公交企業,近兩年來,哈爾濱市公共電車總公司通過兩次調整,將駕駛員的工資提高了400多元,並以『圈費』的形式體現在工資裡。公司還給駕駛員提供工作餐,保證早餐有蛋、晚飯有奶,冬天能吃上熱乎飯,喝上熱乎水。公司在管理上讓駕駛員體會到公平和合理。該公司的駕駛員基本是乾一天休一天,依據線路的不同,駕駛員工資有2200元、2400元、2600元不等。該公司的駕駛員缺口率已降至10%以內,公司的車輛與駕駛員的比例達到1:1.8。
企業希望 政府加大投入
近些年,哈爾濱市政府對公交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哈爾濱市在對國有兩大公交企業現金補貼6340萬元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1.3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更新車輛。另外,哈爾濱市還對企業進行公交IC卡補貼,並在公交場站方面增加了投入。
采訪中,很多車隊的負責人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大對公交行業的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改善公交駕駛員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員加入到這個行業中。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工程系主任張亞平表示,公交司機是一個職業風險高的行業,『司機荒』已成為很多城市公交行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各地也都在想辦法解決。解決公交車『駕駛員荒』的根本措施就是政府或相關部門加大投入,提高駕駛員福利待遇,讓他們的付出和所得成正比,這是最能吸引駕駛員的。另外,公交企業要給駕駛員上保險,起碼的『三險一金』要保證,這讓駕駛員無後顧之懮。為了提高駕駛員的積極性,可以在現有節油獎的基礎上設立安全獎和服務獎,每月安全行車無投訴的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金。另外,在保障設施方面,可以參照有些城市,建設專門的休息室,有熱水、有吸煙室,還有飯堂。有了這樣的福利和待遇,自然就能籠住駕駛員的心。只有緩解了『司機荒』,纔能解除公交司機的後顧之懮,使之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現在公交行業的問題是如何讓所有的車輛正常上道運營,但如果駕駛員的問題解決不了,哈爾濱市即便將公交車全部更新,也無法解決市民出行難的問題。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應該共同想辦法解決駕駛員待遇低的問題,否則哈爾濱市市民出行難無法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