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訊 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的『全城圍剿「問題油」』行動歷時半個月昨日收官,此次行動共檢查全市2200餘家飯店,對其中存在一般問題的1000餘家飯店予以警告並限期整改;對問題嚴重的182家飯店依法予以處罰;對拒不整改且問題嚴重的『尚品川菜館』等76家飯店,依法責令停業;對使用『口水油』的『四姐燒烤』,依法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對此,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據了解,『泔水油』中含有黃曲霉素、苯並芘、砷、鉛等多種毒素,『地溝油』含有大量的磷,長期食用可致癌。我國於2009年6月1日起實行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了餐飲服務單位采購和使用食用油的進貨查驗記錄及索證索票制度;去年3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下達了《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再次要求各地嚴格執行上述規定。然而,連日來本報與執法人員在聯合檢查行動中卻發現,相關問題在我市餐飲業中十分嚴重。
一些飯店采購的食用油無進貨憑證,無法證明來源;一些飯店使用的預包裝食用油、散裝食用油無標簽,無法證明生產日期、生產廠家;一些飯店沒有建立食用油采購臺賬;一些飯店使用的食用油包裝容器污穢不堪;還有一些無德飯店在使用『口水油』……
業內人士透露,飯店在使用『口水油』時加點新油或蔥花、辣椒等配料,消費者從口感上很難察覺。即便發現,也是舉證艱難。因為『口水油』一經高溫加熱,肉眼很難鑒別,而我市對此的鑒定程序又很繁瑣和落後。此外,監管部門因同樣的取證難,最終對使用『口水油』的飯店也往往是簡單罰款了事,而這象征性的區區罰款,並不能從根本上觸動飯店的利益,因此導致『口水油』的泛濫。
飯店使用『問題油』,嚴重違反了《食品衛生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必須嚴厲懲處。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安全監督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檢查中集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他們將在全市推廣使用《餐飲服務食品采購臺賬》及散裝食品標簽,並進一步檢查規范,從源頭把住食品安全關,規范餐飲企業的經營活動,以確保市民在公共餐飲場所吃上放心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