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5日訊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大連市集中上馬大批重點項目工程,在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剛性約束機制下,土地缺口持續放大,供需矛盾仍然尖銳。東北地區一年內可施工期只有6~8個月。用地批復時間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待實施方案報批後只能轉到第二年春季開工。東北地區面臨的用地指標和施工時間『雙重壓力』,年內供地率低和『未批先用』等問題可能同時呈現,土地監察形勢嚴峻。這是記者從21日召開的國家土地監察沈陽局新聞宣傳工作座談及現場觀摩會上獲悉的。
重點項目用地需求持續放大,違法用地或將依然高發。2011年,東北三省重點項目用地預計總需求量達12.9萬公頃。根據近年來國土資源部下達給三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並考慮到地方通過增減掛鉤、圍填海造地途徑解決部分,預計2011年三省用地指標缺口將達3萬公頃左右。如果各地不能從多渠道、多角度解決,合法供給土地難以滿足的那部分投資很可能以違法用地的形式來釋放,重點項目違法用地將會依然保持高發態勢,用地監管壓力十分巨大。
城市大規模擴張,相關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脫節嚴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控作用受到挑戰。『十二五』期間,以大城市、開發區為依托的城市和開發區擴張,以及新城、新市鎮建設,將不可避免地大規模出現。遼寧省提出,沈陽經濟區力爭3到5年時間,構建37個新城新市鎮,打造56個主導產業園區;哈爾濱提出『北躍南拓』城市擴張戰略,建設松北新城和哈南新城。因土地利用規劃和有限用地計劃指標控制,很可能在部分地方產生大量違法用地。東北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發展願望強烈,許多地區道路交通建設等專項規劃缺乏系統科學的安排和准備,無法做到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效銜接。個別地區通過不斷調整規劃,導致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尚未實施,新增建設用地規劃規模就已基本使用完畢,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各類建設用地管控作用受到挑戰。
新增用地需求猛增,實現佔補平衡難度進一步加大,佔補平衡問題成為違法用地新誘因。近年來,東北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新增用地需求猛增,許多地區耕地後備資源都十分有限,耕地佔補平衡難以為繼。在部分地區,佔補平衡問題已經成為了繼新增建設用地規劃規模、年度用地計劃指標之後,又一個違法用地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