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省博物館展出館藏《千年瑰寶——渤海捨利函》
2011-04-27 22:14: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中彬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7日訊 (岳中彬 記者 孫曉銳)27日,在黑龍江省博物館一樓陽光大廳內,舉行了省博物館館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二十《千年瑰寶——渤海捨利函》展覽開幕式。展覽旨在向觀眾展現曾經生息在這片黑土地上的唐代渤海文明,讓大眾領略古國佛教文化精髓。

  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坐落於牡丹江盆地,蜿蜒流淌的牡丹江畔,襟山帶水,物產豐饒,氣候宜人,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中世紀古都之一。上京城系仿照唐朝都城長安城形制營建,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城牆、宮殿、禁苑處處能夠讓人聆聽到海東文化的歷史回聲。

  本次『每月一星』所展出的這組渤海時期的捨利函一套四件,捨利函出土時最外層是一石函,石函裡面自外而內依次裝有銅函、銀函、金函,層層縮小,相互套合。函體為素面,呈長方形,函蓋呈圓弧狀梯形凸起,銅函兩件,一件長14.5厘米、寬8.8厘米、高8厘米;一件長13厘米、寬5.3厘米、高6.6厘米;銀函長9.2厘米、寬5.6厘米、高5厘米;金函長8.3厘米、寬5.3厘米、高4.2厘米。

  其中銀函造型精巧,頂部蓋上刻有『祥雲』,象征『淨天』,四壁上的『天王』形象勇武有力,天王腳踏『二怪』,表示『闢邪』。銀函裡面裝著桃形銀瓶,這套捨利函的造型結構和唐代捨利函風格相似。這具渤海捨利函的發現,也說明渤海地區的佛教與唐代中原地區的佛教文化之間長久深入的密切聯系。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