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8日訊 進入春季防火緊要期,伊春市針對森林防火嚴峻形勢,立足於防,著眼於打,一手抓火源管控,一手抓撲火備戰,『管』、『撲』結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出擊,打早、打小、打了。
在火情預警上備戰。全市128個防火檢查站和147座了望塔全部進入工作狀態;在北部重點火險區安裝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火情監測全天候、全方位、全視角;啟動三級防火值班制度,開通『12119』森林火警電話和防火通訊網絡,確保有火早發現、早報告。
在機動能力上備戰。配備米-26直昇機1架、松鼠直昇機1架,具備一次載110人索降滅火和單機載水15噸的滅火能力;在林區、深山腹地建設53處直昇機水源地和45處直昇機降落點,確保一旦發生火情,就近運輸人員,就近載水滅火,做到快速出擊、第一時間控制火情。
在人員、裝備上備戰。建立滅火機分隊、水滅火分隊、火攻分隊和索降分隊,提昇立體、集團、快速作戰能力。今年,全市共投入防火兵力1.73萬人,比去年增加1236人。配備撲火指揮車49輛、運輸車504輛、消防水車51輛,比去年增加19輛;配備滅火機4093臺,比去年增加311臺;配備電臺、對講機、GPS衛星定位儀2309部,比去年增加44部。
在靠前布防上備戰。進入高火險期後,該市靠前駐防的森林部隊、專業隊執勤點增加到62處,駐防人員達1895人,佔主要撲火兵力的44%。同時,在機場周邊區局,抽調武警森林部隊200人、森林消防專業隊300人,作為機降滅火預備隊,采取地空結合戰術,提高首戰成功率。
在強化指揮體系上備戰。完善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統和電子沙盤,進一步提高撲火輔助指揮能力;新建北斗GPS雙星定位系統,為每支專業隊伍配備了接收終端;在重點地區建設11處無人值守火險氣象監測站,提高火險氣象因子的采集面;將氣象部門的人工增雨車提前派駐到重點火險區,只要氣象條件具備,就可及時發射降雨彈增雨,降低火險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