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大劇院、哈爾濱市職工文化藝術宮28日奠基
2011-04-28 16:09: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大劇院效果圖。
 
哈爾濱職工文化藝術宮效果圖。

  東北網4月28日訊(記者 李楠)28日上午,哈爾濱大劇院、哈爾濱市職工文化藝術宮在哈爾濱市松北區奠基。

  為進一步提昇哈爾濱城市文化品位,打造獨具北方特色的國際文化魅力之都,作為哈爾濱市"北躍"戰略發展重要內容的哈爾濱文化中心項目,於2010年年底被列為省級重點項目。該項目選址於松北區三環路以南、規劃經緯過江隧道和濱州鐵路之間,佔地面積約1.2平方公裡,實施人工堆島,由松北區政府計劃投資18.8億元。

  哈爾濱文化中心項目以中西合璧,北方特色為定位,整體將打造原生態濕地景觀公園,在島上建設哈爾濱大劇院、職工文化藝術宮,構築以廣闊水域為背景的自然景觀環境和寬敞開放的公共空間,搭建市民休閑、娛樂、文化交流及欣賞高雅藝術的『城市舞臺』。標志著哈爾濱文化事業的發展翻開了令人振奮的嶄新一頁,為哈爾濱和黑龍江新增一張十分靚麗的名片。同時,大劇院和藝術宮的建設,必將為哈爾濱市加快文化事業發展,推進社會文明進步,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發揮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打造文化名城、音樂之都的城市舞臺

  哈爾濱大劇院——文化中心的主要建築之一的哈爾濱大劇院,總投資10億元。建築設計和劇院功能定位為國內一流水准,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由1600座的大劇場、386座的小劇場組成。大劇場為滿足歌劇、芭蕾、交響樂、大型綜合類演出等,小劇場為滿足室內樂、話劇、戲曲、綜合類演出等。大劇院是哈爾濱標志性建築,依水而建,其建築與哈爾濱文化島定位和設計相一致。

  哈爾濱市職工文化藝術宮——總投資2.9億元的哈爾濱市職工文化藝術宮位於松花江河畔文化島的東南角,北臨盡顯北國氣質的寒帶濕地景觀,南面濱水萬人廣場;和城市新地標哈爾濱大劇院遙相呼應,與旅游熱點太陽島隔江相望。體現文化藝術、影視娛樂、接待服務三大功能。


 

  國際一流設計團隊、體現自然主義的未來建築風格

  哈爾濱文化中心設計方案經多次專題會議論證,根據綜合評審意見,最終選定了擁有國際一流設計水准的北京MAD馬岩松建築師事務所、中國建築標准設計研究院、北京土人景觀設計院。他們曾設計國家大劇院、北京保利藝術中心、上海世博後灘公園等代表作。

  哈爾濱文化中心建築設計突出了北方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歷史文脈的延續,在島的景觀設計上,運用大地藝術景觀手法對島內原有自然濕地、水系合理保留利用,對交通組織流線進行合理規劃,使文化中心的城市設計及景觀設計更貼近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其建築造型自然、唯美,像舞動的飄帶,在水與大地之間流動和交織著。溶化般的形體如雪山一樣,又有如風吹的雪塑般潔白、硬朗,整體建築體現韻律美、流動美和然美,是自然主義的未來建築。

  尊重自然 彰顯生態 發揮濕地景觀『城市綠肺』功能

  彰顯其獨特性及生態性,文化中心建設將充分尊重自然,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有效利用島內物種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使整島景觀隨著水位的漲落而變化,充分發揮濕地景觀『城市綠肺』功能。

  文化中心新築島嶼與太陽島一衣帶水,遙相呼應。新島周圍濕地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良好的原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水資源環境。整體景觀設計在保護原生態景觀及水生態景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濕地的『城市綠肺』功能,力圖使整島景觀隨著水位的漲落而變化,與自然共生共融。新島建成後,將成為我市濕地游的重要景觀節點,成為『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的總體景觀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市民和游人親近自然、體驗自然、感受自然的生態島、文化島、旅游島。

  理念先進工藝卓越 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哈爾濱文化中心項目的定位突出高標准、高起點,體現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該項目建成後必將成為哈爾濱市地標性建築。

  ——技術復雜,建築藝術風格獨特。哈爾濱大劇院屬異形結構建築,相比國內各大劇院,其復雜程度更高,設計、施工難度更大,在外型構造和技術上與廣州歌劇院和國家大劇院幾乎在同一水平上,因此在技術創新和難點攻關上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哈爾濱大劇院整體方案,力圖在滿足劇院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突出其地域特色和獨特的建築造型,使建築本身由內而外都有其自身的藝術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方案完成至今已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可。

  ——體量龐大,施工難度前所未有。按照2013年7月竣工的要求,工程要跨越兩個冬季不能正常施工。因此,項目建設需克服哈爾濱高寒地區的艱苦條件。同時,文化中心建設的地理位置處在水位較高區域,同時進行堤防、堆島、濕地保護、島內景觀、市政配套和路網等附屬工程的建設,整體工程體量是龐大,項目系統性和復雜性及施工難度是國內其他城市大劇院建設所未有的。

  攻堅克難 博采眾長確保三年完成建設任務

  為將文化中心切實建設成為哈爾濱市地標性建築,並使其成為國內影響力最大、功能最完善、設備最先進、活動最豐富的一流劇院之一,松北區於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承擔了該建設項目,以『做主人、敢擔當』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加速推進文化中心項目建設。為博采眾家之長,先後聘請10餘家知名的規劃設計單位為文化中心項目出謀劃策,並通過媒體征集廣大市民意見及建議。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做精、做細、做實,加快整體進度,使大劇院設計工作全面提速,比常規設計周期節省了一半的時間,開創了同類項目建設的先河。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