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4月29日訊 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的聶生彬,被人稱為『語錄達人』。喜好字斟句酌的他,將自己創作的格言警句編成了三本書,並且用這些句子幫周圍的人解決了不少困惑。
聶生彬今年47歲,出生於林甸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84年從部隊轉業後參加工作。提起自己出的三本書,他說,幫人解疑答惑是自己最樂於做的一件事,多年來已經成了一個特殊的愛好,每次他都將開解別人的話語記錄下來,記錄的多了就匯集成了這幾本書。
聶生彬對記者說,從部隊轉業後他來到工作崗位,剛參加工作的他工作熱情非常高。工作中,他發現一名同事經常偷懶,於是聶生彬主動找他聊了起來,『咱們光完成任務不行,還要把工作乾好。再說,咱們每天都有工作補助,如果不把工作乾好,對不起良心啊。』同事聽後點點頭,但在後來的工作中卻沒有明顯改變。這讓聶生彬犯了難,他想,光這樣空洞地說教,大家印象不會深刻,也沒有興趣聽,不如換個說法。可是怎麼說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苦思冥想,他想到一句話:『只要工作總勤奮,舉手投足就從容。勤奮工作能忘我,人生之樹更蔥蘢。』於是他將這句話寫在小紙條上,偷偷塞進同事的兜裡,他發現不久後對方果然改變了許多。
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聶生彬對於勸解別人有了自己的一整套理論,周圍的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惑,經過他幾句開解都能很快想通,大伙兒都說老聶出口成章。
很多同齡人見到聶生彬就要向他請教幾句。有些時候,來請教的人一時不能明白他的意思,他就免費將自己的書送給對方。一次,聶生彬的朋友帶著孩子來到他家,向聶生彬求救。原來,朋友的孩子整日迷戀上網荒廢學業。聶生彬先是把孩子領到了自己的創作書房,面對面的和孩子談心後得知,原來是父母經常在外地做生意,對孩子關心的太少,導致孩子心理空虛缺少關愛所致。在與孩子交流中,聶生彬聲情並茂的講述和格言警句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回去後一學期孩子便戒掉了網癮。
聶生彬最『怕』的就是妻子,因為白天要工作,聶生彬就經常熬夜寫東西。妻子因為擔心他的身體,所以常常搶下他的筆。並且在聶生彬電腦的屏幕上設置了寫著『按時睡覺』的桌面。
2011年3月12日,聶生彬收到了世界紀錄協會頒發的兩本榮譽證書。證書上載明聶生彬共創作哲理格言警句11728條,創作哲理快板354個,打破兩項世界紀錄。
『我希望所有工作著和生活著的人,都能少一些坎坷,遇到困惑不再迷茫。』聶生彬說,這是他的創作初衷,今後也還是會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