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首屆『龍江慈善獎』評選活動候選對象的公示
根據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民政廳《關於開展首屆『龍江慈善獎』評選活動的通知》(黑民辦[2011]10號)要求,為貫徹落實中華慈善大會和黑龍江省慈善總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精神,大力弘揚慈善理念,傳承慈善文化,營造濃厚的慈善公益氛圍,激發全社會支持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推進我省慈善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於今年1月份啟動了首屆『龍江慈善獎』評選活動。
本次評選表彰的對象是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間,在賑災、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助醫以及支持文化藝術、環境保護等公益慈善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機構和項目等。本次活動在全省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社會各界積極認真參與下,評選委員會辦公室共接收到申報材料284份。經過一個多月的推薦、材料整理、初評、復評,經4月19日慈善評選委員會審查確定,評選出了60個擬表彰的候選對象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的監督。經公示無異議後,他們獎獲得首屆『龍江慈善獎』。
公示時間:4月29日—5月5日
也可登陸省慈善總會網站(//www.hljcszh.cn)查看候選對象具體資料,如對名單有任何異議,可以通過電話0451—53621021轉1907向評選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候選名單如下:
(一)十大慈善人物:
1、高翔(哈爾濱聖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慈善業績:2008—2010年累計捐贈1005.2萬元。在汶川地震中第一時間作出了向災區捐贈血漿代用品、腦外傷及骨傷急救藥品的決定,為了快速將藥品運往災區,他自闢快速通道¬——自費將1000萬的藥品空運到災區。2005年5月捐贈100萬元用於新建3所希望小學;同年7月,捐贈100萬設立『高翔復明扶貧工程專項基金』,至今分別在伊春、牡丹江、綏化、大興安嶺等地實施了復明活動,共救治1023位失明患者,使2000多個家庭有了光明的期望,同時,在被救助的患者家庭中,選擇更加貧困的家庭,對他們進行扶貧幫困,至今已有21個貧困家庭接受救助,使幼有所養、老有所依。
2、欒河海(齊齊哈爾鑫海集團總裁)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1885萬元。他是一名農民工企業家,在黨的富民政策陽光照耀下,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拼搏,企業從十幾個人的小施工隊發展成為擁有4000多名員工的集團隊伍。集團在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回報社會的關愛和支持,每年為2000多名下崗職工和4000多名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他積極關注慈善公益事業,在扶貧幫困、捐資助學、城市棚戶區改造等捐款達2127萬元。在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做出決定,捐贈100萬元善款支援災區。在他的帶領下,集團全體員工分分慷慨解囊,奉獻愛心。
3、徐卉香(大慶新潮集團董事長)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338.6萬元。她熱心為公益事業捐助資金,每次的特大自然災害,她都第一時間的送去救災款及物資。多年來,新潮為2000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安置下崗女工200多人,退伍軍人40多人。她捐助了25名失學女童,直至她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2006年4月在她的倡導下新潮集團與大慶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合作設計了新潮愛心助學基金,注入資金約60萬元,捐助四縣兩區中、小學生400名;2008年,為汶川地震捐贈145.19萬元;2010年為貧困大學生和久治縣多傑旦民族職業技術學校捐贈120萬元。二十多年來,她帶領集團員工為孤老殘疾人員、下崗職工、輟學的學生和搶險救災等公益活動累計捐款600多萬元。她常說,回饋社會,不但是我的義務,更是我的責任。
4、蓋少江(黑龍江江達集團董事長)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245萬元。近年以來他先後捐助道板磚、路牙石、涵管、路樁等物品150萬餘元、鋪設兩條道路共計7000餘延長米,總投資60餘萬元。他在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後,帶頭捐款6萬元,集團全體員工捐款11.8萬元。2008年,為落實市政府人民城市人民建"情暖牡丹江、方便眾人行"捐款修建街路社會公益活動中,他出資119萬元修建西小三條工程。2010年6月份,他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愛心幫扶貧困、弱勢人群的號召,捐款100萬元。幾年來,他在社會各種公益事業中都留下一個個深深的腳印,累計捐款捐物1800餘萬元,他的善舉詮釋了一名民營企業家『富而思進,樂善好施』的高尚品格。
5、李立新(大慶石化公司 員工)
慈善業績:2008年—2010年捐款153萬元。現年42歲的李立新是大慶石化公司煉油廠拆遷辦一名普普通通的員工。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迅速組建了大慶市立新志願者服務隊,成為我省首支獲准入川的志願隊伍,籌集價值100多萬元的藥品、賬篷等救災物資,並招募了5名心理醫生,駕車趕赴災區。立新志願隊由小到大,由最初的10餘人發展到現在的600餘人,2010年底捐出一套價值35萬元的房產,從1992年至今近20年的默默付出,讓李立新得到了眾人的肯定。『盡其所能,傾其所有,不圖索取,不求回報』是李立新大愛精神的真實寫照。
6、冷友斌(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慈善業績: 2008年—2010年捐款150萬元。2006年發起並成立了『黑龍江飛鶴乳業助學基金會』,注入資金300萬元,已資助貧困生3000餘次。2008年汶川地震,他率全國第一家企業組織『飛鶴乳業賑災救援隊』趕赴災區實地捐贈款物合計人民幣120萬元。在救助大熊貓活動中,他的企業向自然保護區捐贈55萬元,在救助孤殘兒童活動中,捐助乳品達100萬元。曾獲『關愛標兵榮譽稱號』。
7、王忠林(黑龍江東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慈善業績: 2008年—2010年捐款136萬元。2006年出資15萬元向農村大學生伸出援助之手;2008年汶川地震組織捐款30萬元;2009年主動出資260萬建設呼蘭區忠林中學;2009年向哈爾濱市松北區敬老服務中心捐款10萬元;2010年,出資136萬對城子村全部街道進行路燈建設,幾年來,集團及個人已向地震災區、南方旱區及敬老服務中心等捐款捐物累計達500多萬元。
8、趙德友(伊春市新昊集團董事長)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132.5萬元。他先後投資建設黑龍江大學伊春分校第四學生公寓和第三食堂,為伊春修建路橋、改善人畜飲用水、改善農田水利、修建電力,建設飲用水井,投資、捐款、捐物累計達1700多萬元。汶川地震,他和員工自發捐款58萬元,2009年緊急生產山泉水1212箱、蘇達水574箱,價值12.35萬元慰問黑河市森林大火撲火官兵。2010年,為烏馬河鞭炮廠爆炸捐款10萬元,同年伊春墜機事故無償提供5臺營運車為其提供服務。
9、陳新(黑龍江新宏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100萬元。2003年出資50萬元興建『宏基希望小學』,同年,他為西安區海浪小學24名特困生送去了新書包、新校服和一萬元的學費。2007年出資30萬元修建道路;在汶川地震中,他個人向汶川災區捐款10萬元。近年來,他為牡丹江的公益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捐款捐物累計達100多萬元。
10、『圓夢媽媽』(匿名捐贈者)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41.89萬元。她連續三年以匿名人的身份捐款41.89萬元,幫助204名貧困大學新生上大學,成為我省希望工程實施19年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個人匿名捐款。她在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對社會的愛,詮釋了互助的理念。
(二)十大慈善企業:
1、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1億4千萬元。西鋼集團積極支持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活動,該企業慈善意識強,領導熱心慈善事業。每年出資20萬元用於救助困難職工,出資2500萬修建水庫,解決6萬餘人的飲水問題。2005年,董事長苗青遠帶頭捐款,設立了『西鋼捐資助學』基金,5年共有52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受益。2008年初,伊春市成立『紅松保護基金會』,苗青遠代表企業捐助110萬元,認領紅松11000棵,保護了小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資源。2008年,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約400萬元,為玉樹災區捐款75萬元。多年來,西鋼集團用於修橋鋪路、助學興教等公益事業的資金已累計近2億元。
2、黑龍江寶宇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6453萬元。寶宇集團非常關注民生、關注弱勢群體,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幫扶解困、獻愛心活動,為慈善事業添磚加瓦。2008—2010年積極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為伊春市烏馬河區西嶺等林場棚改建房出資6000餘萬元,同時為困難職工捐贈20萬元;2008年6月,伊春發生特大森林火災,向災區捐款50餘萬元;捐款300萬元支持呼蘭區護路村建設旅游綠色農產品生態園;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捐款140餘萬元;2010年玉樹地區發生地震後,積極組織企業向災區捐款50萬元;2010年向烏馬河區煙花爆竹廠爆炸遇難職工捐贈100萬元,向哈爾濱市公安民警救助基金會捐贈50萬元,幾年來為殘疾人、患病兒童、貧困大學生等捐贈約50萬元。
3、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5237萬元。長期以來,大慶油田始終堅持經濟、政治和社會『三大責任』的有機統一,在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關注社會建設和公益事業,重視並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樹立了企業對社會負責,對公眾負責的良好形象。2008年,為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捐款近660萬元,捐助棉衣物192864件。汶川地震員工捐款累計達1900餘萬元,黨員交納『特殊黨費』近2200萬元。三年來,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分別對大慶各類學校給予資助,用於改善校捨緊張、基礎設施老化、教堂設備陳舊落後等問題,有力提昇了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投入2.35億元,對城市公交線路的運營車輛進行整體換型,更新了超期服役的公交客車,極大地改善了廣大市民的出行環境。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對大慶讓葫蘆區喇嘛甸鎮三勝村、林甸縣花園鄉豐收村、克山縣發展鄉民勝村等,進行抗旱機電水井及配套設施等項目的幫建,有力改善了廣大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4、億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3513萬元。億陽集團傾力於慈善公益事業、奉獻愛心,時刻關注社會,經常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自1996年—2010年每年堅持向黑龍江團省委捐資,累計金額289萬多元。2010年向黑龍江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580萬辦希望小學。汶川大地震捐贈款物200萬元。出資500萬元創立了『中國青年科技創新億陽基金』、鼓勵科技創新事業;出資上千萬元資助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改善和提昇教研環境;創立了『現代園丁獎』、『億陽師范教育獎』,獎勵黑龍江省優秀教師,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貢獻。創立了『億陽教育專項基金』,旨在全國范圍內資助希望工程,長達5年。向神舟神箭研制隊伍捐贈100萬元。截止2010年底,億陽集團累計捐贈超過1.3億元人民幣。
5、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3504萬元。為加快我省高速公路建設,目前已拿出贊助費9.8億元;為加快棚戶區改造,龍煤集團分五年拿出6.5億元資金支持,目前已到位2.1億元;2008年,參與沈陷區治理,拿出資金8330萬元。從2007年開始,龍煤集團對雙城市青嶺鄉和雙城鎮長勇鄉進行幫建,四年來,修建水泥路8公理,安裝路燈900套,修建了2個村民廣場,修建排水溝4000延米,建設標准圍牆2200延米,種植綠化樹21000株,打機井4眼,實現幫建對象100%自來水入戶,1000餘戶村民受益,累計投入資金500多萬元。2008年9月,向第24屆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贊助500萬元人民幣;2008年汶川地震,為災區捐款2442.23萬元。每年都開展『金秋助學』、『春節送溫暖』活動,僅2011年春節,龍煤集團及各分子公司就向6.3萬戶貧困職工送慰問金、糧、油等折合人民幣2579.1萬元,為礦區的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6、黑龍江興安礦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3017.65萬元。興安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秉承『發展不忘回報社會』的宗旨,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力量,全力支持當地的慈善事業,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反響。2007年—2010年,向加格達區教育及貧困學生共捐資111萬元,為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活動累計捐贈67.8萬元。2009年為拜泉縣新農村建設、捐資建設希望小學,通村公路、鄉村辦公室等公共設施,累計捐資2600萬元,2010年1月至2011年,為一線環衛工人共捐資180萬元。2007年捐資20萬元,幫助政府制磚廠。2008年8月,拿出建設資金200萬元支援劍閣災區重建。2009年4月,主動修建了加區東山道路,累計投資90萬元。
7、哈藥集團有限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2798.95萬元。哈藥集團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地。2008年汶川地震,專機贈送1441.35萬元的藥品。2010年,玉樹地震捐贈52.6萬元,2010年舟曲泥石流贈藥500萬。向市政府重大公益社會活動累計捐款2245萬。為農村抗旱生產救災、救助弱勢群體、改善生活條件、建希望小學等共捐款藥304萬。2010年為哈爾濱市城市建設改造通過哈爾濱市慈善總會向市政府捐款245萬元。投資50多萬元,興建『哈藥希望小學』,圓了貧困孩子求學之夢。為哈爾濱『救助弱勢群體工程』捐款及藥品56.9萬元。向『慈善濟困民德捐助活動』捐款100萬元。
8、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2050萬元。農墾總局多年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致力於愛心慈善捐助活動,近年來捐款數千萬元,其中2008年汶川地震,捐贈總價值1000多萬元的2400噸北大荒優質大米,乾部職工及家屬自發捐款達1770多萬元,繳納『特殊黨費』750萬元,墾區各大龍頭企業也心系災區,捐贈了1000箱方便米、價值100萬元的乳制品和價值100萬元的藥品均在第一時間運抵災區。墾區先後派出4名醫療專家趕赴抗震一線參與救災,還組建了20人的專家醫療隊、30人的防疫小分隊和由160名志願者組成的抗震救災預備隊隨時待命。舟曲泥石流災區捐贈200萬,為臺灣漠拉克風災捐贈100萬。多年來,一直在系統內部開展助困、助學等活動,每年投入善款約100萬。
9、國家電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690萬元。自2008年,公司已累計向黑龍江省希望工程捐款320萬元用於建設8所希望小學。公司還與黑龍江省電視臺『新聞夜航』合作開展圓夢助學活動,從2008年至2010年,累計已出資150萬元,資助300名優秀貧困大學新生入學。2008年四川地震後,向四川劍閣縣捐款100萬元,為災區兒童建設國家電網愛心希望小學。派出抗震救災醫療救援隊,對重災區綿陽地區開展歷時17天的救援工作,共救治群眾111人,指導防病防疫1103人次,消毒面積6.4萬平方米。2008年,為『龍廣愛心基金』注入善款100萬元。為遭受冰雪災害和地震災害地區群眾捐款,累計愛心捐贈已達2276萬元。2006年到2010年,公司幫建對象為海倫市雙錄鄉雙錄村、紮音河鄉朝陽村,先後出資775萬元,完成修路、購買醫療設備、建設文化廣場、陽光社區和綜合服務樓等項目。
10、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
慈善業績:2008—2010年捐贈684.66萬元。從2008—2010年累計捐款210萬,用於建希望小學、給貧困大學生送車票、送寒衣、設獎學金等助學項目;為龍廣愛心基金捐贈50萬;新農村建設投資36萬;汶川地震捐資309萬,西南旱災捐資70萬。從2008年至今,在全省累計建設21所愛心圖書館,18所多媒體教室、2所希望小學,進行了以『中國移動藍色夢想教育慈善計劃』為統一品牌的慈善捐贈——援建快樂體育園地『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為大學生群體開展就業創業指導;以『移動送你上大學』為主題資助累計資助300多大學生;『移動為你送寒衣』、『愛心車票』項目為共計700多名貧困生提供御寒衣物或購買春節回家車票;『移動勵志獎學金』將在全省范圍內為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提供獎學金。
(三)慈善行為楷模獎:
1、孫慧熙(哈爾濱蕭紅中學學生)
慈善業績:14歲少年竟有10年撿廢品幫助同齡人的經歷,他的奉獻愛心積累達5萬多元。2010年11月21日在省電臺,省婦聯愛心冬衣溫暖傳遞活動中捐1600元的棉褲,獲教育局特殊貢獻獎。他為舟曲災區捐款260元,是給玉樹地震捐款第一人,捐款420元;為西南特大旱災捐款300元,給成廣愛心節『書包工程』捐書包16個;給省少年兒童基金會送去新買的體育用品29件,共計1800元。汶川地震捐款1430元。被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青少年愛心大使』。在央視世界艾滋病日20周年頒獎晚會上,他把現場義賣紅絲帶的1000元錢捐給了中國艾滋病基金會。印度洋海嘯、信義村小學、躍進小學農民工子女、中華紅絲帶家園、蘆崗鄉陽光家園、貴州貧困山區小學、民樂小學、平房小學等都留下他捐款、捐物、捐建圖書室的足跡。他曾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感動哈爾濱十大人物』,是我省希望工程志願者,多次為災區捐款、多次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常年幫助艾滋病孤兒,被評為青少年愛心大使。
2、夏永智(綏化市慈善會會長)
慈善業績:她全身心的投入到慈善工作中,為綏化市各級慈善組織的建立,為綏化慈善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她的努力下,組建了一支思想素質高、作風過硬、愛崗敬業的慈善隊伍。在汶川、玉樹地震,綏化市『5.15』龍卷風災害發生後,她不顧自己重病在身,迅速行動起來,全力組織,親自籌劃在全市開展支援災區募捐活動,全市為汶川地震災區捐贈3315萬元,為玉樹地震災區捐贈490萬元,為綏化市『5.15』龍卷風災區捐贈97萬元,無論是捐款額度還是參與人數,都創下綏化市慈善募集工作最高水平。2009年,在開展全市『慈善一日捐』活動中,她親自帶領市慈善會領導到基層協調、親自動員,親自組織召開牽頭單位協調會,全力推進募捐活動,在她的努力下,全市『慈善一日捐』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20多天的時間,全市就募集到近千萬元善款。
3、尹小平(大慶市慈善會會長)
慈善業績:自他擔任慈善會會長職務以來,認真踐行『安老、扶幼、助學、濟困』的宗旨,積極組織開展接收捐贈和社會救助活動。幾年來帶領慈善會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9000餘萬元,救助貧困群眾約15萬人(次)。為大慶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2010年,他組織為全市殘疾人安裝假肢42例。他還積極組織社會愛心人士在商業繁華區為特困生募捐活動三次,共募集善款7萬多元,救助貧困學生396人。汶川發生地震後,他第一時間組織捐贈工作,協調相關部門,緊急安排部署抗震救災捐贈工作,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積極開展『我與災區心連心』捐贈活動,迅速營造出全民行動支援抗震救災的輿論氛圍。辛勤的付出總會有收獲,截至2008年6月14日,大慶市已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1.26億元,位居全省之首。
4、谷為(省青基會理事長)
慈善業績:他在僅有1萬元開辦資金的情況下,創建中國第一家省級青基會,截至目前,黑龍江省青基會已累計接受海內外捐款1.73億元人民幣,資助農村貧困大、中、小學生17.15萬名,援建希望小學690所。其中,僅2009年用於建設新百所希望小學的善款就達4590萬元。組織2600餘名希望小學教師走進城市中的名校進行培訓,汲取優秀的教學經驗;招募『希望義工』走進希望小學,為貧困的農家子弟增廣見聞;開展『希望工程快樂體育行動』,籌措運動設施,整理運動場地,廣泛開展特長培訓,關注孩子們的快樂成長。此外,還開展了『綠色工程——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誦讀工程』等推動希望工程向縱深發展的項目。組織和策劃旨在幫助農村高考特困新生上大學的活動——『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募集善款2000餘萬元,使近萬名寒門學子圓夢大學。個人被中國青基會授予『全國希望工程20年特殊貢獻獎』。
5、姬永發(齊齊哈爾市長跑愛心協會名譽會長)
慈善業績:他先後主動與20多名孤寡老人、特困戶和殘疾人建立了長期幫扶對子。先後為扶貧濟困和公益事業捐款7萬多元。組織建立了齊齊哈爾市長跑愛心協會,帶領千餘名會員大規模全民健身和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使一千多名孤寡老人、特困戶、殘疾人、革命傷殘軍人和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幫助。他發動和組織會員捐款2萬多元購買樹苗,使五千多棵『愛心樹』落戶鶴城。他發動會員為西滿烈士陵園捐款三千多元,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1000多元,為玉樹災區捐款5500多元。他還發動會員多次為尿毒癥、白血病等患者捐款。他的事跡曾先後被中央電視臺等十多家媒體報導過,曾榮獲『黑龍江省和諧之星』『黑龍江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6、劉平(哈醫大一附屬眼科醫院院長)
慈善業績:他帶領的醫療志願隊在14年裡行程20多萬公裡,共計義診近210次,志願工作時間累計超過6500小時,診治各類眼病患者15餘萬人次,使6000多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重見了光明,使6000多個瀕臨貧困的家庭有了生活的希望,按照國家最低白內障手術費用標准,他和他帶領的醫療隊已經累計捐款600餘萬元。曾榮獲『第二屆國際慈善論壇功德人物獎』、『中國百名優秀志願者』、『省十大傑出志願者』等一系列殊榮,他的團隊也曾評為『2007感動哈爾濱(集體)稱號』。
7、張慶雲(哈鐵二校 退休教師)
慈善業績:99歲的老人一生奉獻教育事業,晚年傾力希望工程。她將自己唯一的一處房產及全部積蓄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建立了『慶雲希望小學』,其中20萬元修繕『哈爾濱市阿城區雙豐中心小學』,並在該學校設立4萬元的『慶雲獎學金』,獎勵優秀和進步的學生。希望小學竣工儀式後,老人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立下遺囑:除去料理必要的後事外,將剩餘款物全部捐贈希望工程,並希望子女能夠將這份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她希望自己永遠是一根紅燭,照亮孩子的求學之路,照耀希望工程。2010榮獲『2010感動龍江人物』獎,組委會高度評價了老人的一生,為了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終生。會後,老人把獲獎的獎金2萬元再次捐給了黑龍江省青基會,注入在『慶雲獎學金』。
8、王世龍(哈爾濱市市民)
慈善業績:一位普通市民,多年來他始終熱衷於慈善公益事業。他自掏腰包,頻頻援手,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救助了多名危困群眾,而許多被他救助過的群眾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們受他的影響也都紛紛加入到奉獻愛心的隊伍中來。他個人助學捐款共19次,國內外救災捐款共22次,救助病患捐款10次,他帶著他的愛心隊伍多次看望三無老人,給他們送去款物。1998年至今,他的個人慈善捐款已達到十幾萬元,以下僅僅是他的部分愛心記錄,個人助學捐款5600元,國內外救災捐款50535元,救助病患捐款12500元,希望工程捐款4000元……他的這種精神和行為卻深深感染並影響著一大批人。
9、張海澤(雙鴨山市嶺東區仁和實業有限公司經理)
慈善業績:他創辦『仁和實業有限公司』,致富不忘家鄉,他把盈利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家鄉的公益事業中。主動幫助貧困人群,捐資捐物,自己創辦了仁和養老院,免費收養多名孤兒和無家可歸的老人,並能親自照顧,把一個個無依無靠的老人養老送終,他在關愛老人、扶貧救困、捐資助學方面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在社會中廣為傳頌。同時他還見義勇為,救起落水的三名兒童,並因此獲得『國家級三等功』,積極參與抗震救災捐贈活動,並親赴汶川地震災區收養孤兒,但因指標分解到就近地區未有如願,他便為災區捐款2萬。2010年,他又為玉樹地震災區捐款2萬元。每逢年節,他都要到特困戶家看望,為他們送去米、面、油和生活費。
10、鄭微微(凱程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
慈善業績:多年來她一直積極參與、支持慈善事業,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2009年鄭微微代表凱程集團向哈爾濱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了12萬元的善款和物品,為殘疾兒童獻上了一份濃濃的愛。汶川地震第二天,她立即組織員工將價值20餘萬元的急救藥品和現金送到災區,為災區人民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六•一』兒童節,鄭微微帶領集團營銷團隊的年輕人,在兒童公園免費為小朋友們發放禮物,協同兒童醫院專家、教授為孩子們免費義診,為家長講解日常用藥常識,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八•一』建軍節,鄭微微為省軍區炮兵預備役旅送去價值8千餘元的保健慰問品。兔年春節為石人鎮86歲的老解放軍人呂士順送去了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及慰問金。2008—2010年捐款21.5萬,累計捐款達100萬。
(四)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獎:
1、新希望,新未來——百所希望小學援建行動
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會推薦
項目介紹: 2008年8月,共青團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啟動實施了『新希望新未來——百所希望小學援建行動』,截止2010年8月30日前,該項目已募集善款4590萬元,在全省援建112所統一建築風格、統一軟件配備、具備較高標准的新希望小學,惠及農村學生7萬餘名,消除危房面積11萬平方米,帶動地方政府一次性投入達1.46億元,實現了1.91億元資金支持農村小學改善辦學條件。同時也創造了我省希望工程實施19年來,年度募集捐款的奇跡。
2、特困家庭先天性心髒病兒童救助
黑龍江省慈善總會龍廣愛心基金管理委員會推薦
項目介紹:2008年4月成立此項目,致力於黑龍江省特困危重母嬰、特大緊急危重事項的救助以及基金管理委員會常務理事會批准的其他救助項目。龍廣愛心基金確定的救助對象為黑龍江省特困家庭需要手術治療的2至10歲先天性心髒病患兒。兩年多來累計救治335名先心病患兒,6名貧困危重產婦。2009年7月份龍廣愛心基金榮獲中華慈善總會頒發的『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2008年12月份,『跨省愛心大救援』入選2008感動龍江年度人物。2010年1月龍廣愛心基金被確定為黑龍江省2009十大精神文明建設成果。
3、『龍江愛心助殘工程』
黑龍江省民政廳福利處推薦
項目介紹:2008年10月份全省『龍江愛心助殘工程』工作正式啟動,各裝配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親自帶隊,率領由資深假肢技師組成的『龍江愛心助殘工程』工作裝配小組,分頭深入到哈爾濱(各區縣)、齊齊哈爾、佳木斯、七臺河、雞西、牡丹江、鶴崗、雙鴨山等13個市地和農墾總局、森工總局兩個系統,行程達10萬多公裡,現場為貧困殘疾人患者取型及進行假肢、助聽器和輪椅車等康復器具的裝配工作。共裝配假肢、助聽器和輪椅車等康復輔助器具4141具,受資助對象達3550人,累計投入資金720萬元。
4、『金秋助學行動』
黑龍江省慈善總會推薦
項目介紹:金秋助學行動是省慈善總會2010年主打的品牌項目,其中涉及三家優秀企業注資,新聞媒體配合,活動做到全省各地市,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金秋助學行動包括:1、『愛心飯卡』活動,即定期向受助學生的校園食堂飯卡內注入一定金額的基金款,用以改善受助貧困學生的飲食條件;2、『大病救助』活動即對患重大疾病的高校貧困學生給予一定額度的資金補貼;3、幫扶貧困中、小學生活動即對我省家境貧困或因災、因病致貧的中、小學生給予學習費用的資助。4、『為夢想插上翅膀』活動即資助100名考入國家二一一工程重點大學的寒門學子。『金秋助學行動』從不同的角度關注貧困學子,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學業
5、伊春市『林都學子•圓夢行動』
共青團伊春市委員會、伊春市希望工程辦公室推薦
項目介紹:伊春團市委以『不讓任何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上不起學』為目標,自2008年5月開始開展此項目,主要用於資助品學兼優考入本科的貧困大學生新生,每年開展一次,聯合伊春市廣電局、伊春日報社、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伊春分公司開展了『林都學子•圓夢行動』,資助家庭經濟遇到困難的大學新生圓夢大學。三年來,通過宣傳發動社會各界共募集資金156.17萬元,並將受助人員名單通過報紙進行公示,三年累計救助494名寒門學子邁入了大學校門,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6、陽光愛心超市
牡丹江市民政局推薦
項目介紹:投資50餘萬建立了全市經營面積最大,品種最全、管理規范、社會效益最好的愛民區陽光慈善超市,超市於2008年7月正式落成營業。陽光慈善超市本著物資捐助經常化、社會化、規范化、市場化、群眾化非盈利的原則,通過借鑒市場經營超市等商業理念進行慈善救助活動來實現有效募捐和扶貧濟困目標。截至目前,發放大米32.1萬斤,面粉34.9萬斤,豆油11.1萬斤,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總價值82多萬元,救助覆蓋11289戶33867人,為增強慈善公益事業健康發展做出了貢獻,陽光慈善超市的正確運營,為牡丹江乃至全省愛心超市的發展引領了方向,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7、愛心慈善護養專區
哈爾濱市慈善總會推薦
項目介紹:針對哈市低保戶的失能老人養老問題建立的救助項目,由慈善基金給予差額補貼,使貧困低能老人直接受益,采取先試點,後推廣的方式,『愛心慈善護養專區』是哈爾濱市慈善總會和哈爾濱市老年基金會共同建設的針對我市低保家庭和困難家庭中失能老人養老問題建立的一項慈善救助工程。2010年7月1日,民眾老年公寓作為民辦養老年機構,成為我市第一家『愛心慈善護養專區』的試點單位,『專區』開設20張床位,現已全部注滿,有很多符合入住條件的老人已登記等待床位。『愛心慈善護養專區』的開辦,是為貧困的失能老人雪中送炭,是為他們找回了做人的尊嚴,也給贍養人和家屬減輕了生活負擔。新聞媒體對該項目做了大量報道,社會反響很好。
8、2010年哈爾濱市『優纔獎勵』助春蕾圓夢行動
哈爾濱市婦女聯合會推薦
項目介紹:2010年7月開展此項目,主要救助貧困女童入大學和高中,募集社會捐款51萬,資助188名女童。哈爾濱市婦聯孤困兒童幫扶中心始終秉承『救助一名顧困兒童,溫暖一個貧困家庭』的理念,長年致力於對顧困兒童特別是春蕾女童的關懷和救助,2010年哈爾濱市『優纔獎勵』助春蕾圓夢行動,是哈爾濱市婦聯孤困兒童幫扶中心工作項目的又一創新,將救助范圍進行進一步延伸和拓展,該項目科學策劃、高效執行、嚴格規范,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
9、『龍江福彩公益慈善行動』
黑龍江省慈善總會推薦
項目介紹:從2007年以來,省福彩中心以公益慈善行動為依托,陸續開展了八大系列捐助活動:即『情系孤兒學子•福彩福孤行動』、『情系公安英烈•福彩慰問行動』、『情系特困勞模•福彩暖春』、『情系孤兒學子—福彩陽光•六一慰問』行動、『情系革命功臣•福彩『八一』慰問行動、『情系希望教師—福彩『希望工程園丁獎』活動、『情系百歲老人•福彩愛灑重陽行動』、『情系孤兒學子—龍江福彩、公安交警、紅博駕校』聯合助技行動,資助對象涉及教師、學生、軍人、勞模、老人等社會領域,捐助資金總計達650萬餘元。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排懮解難、雪中送炭。
10、愛心優惠卡
哈爾濱市建國醫藥有限公司推薦
項目介紹:2006年至今,為低保人群設立了『愛心藥店』,為道裡區低保家庭發放建國醫藥連鎖『愛心優惠卡』,持卡人在購買規定的500種常用藥品,均可享受10%—20%的優惠價格,多年來累計發放2萬張卡,減免金額113.85萬元。
(五)、最佳慈善組織獎:
1、黑龍江省慈善總會
組織介紹:成立於1995年5月,省慈善總會成立16年來,能夠始終堅持扶貧濟困的工作原則,以社會救助為中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形式、多渠道籌募善款,積極實施慈善救助項目,並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救災、助學、助醫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為緩解社會矛盾,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幸福和諧龍江作出了突出貢獻。據統計,僅2010年省慈善總會項目受助人數達1.8萬人,比2009年增加4277人,同比增長30.1﹪;爭取救助資金9745萬元,比2009年增加2503萬元,同比增長34.57﹪,切實履行了『慈善為民』的宗旨。
2、哈爾濱市慈善總會
組織介紹:哈爾濱市慈善總會成立於1994年,至今歷經三屆。從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總會共募集款物10725萬元(其中資金10575萬元),投入救助款物7909萬元(其中資金7599萬元,含為四川、青海地震災區捐款6440萬元)。幾年來,圍繞助學、助醫、助老、助殘、助孤等民生急需,先後組織開展了多項救助活動,給眾多特困群眾送去溫暖;通過幾年來的實踐,哈爾濱市慈善總會的做法獲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同與贊譽,在當前一些慈善組織出現信任危機的情況下,哈爾濱市慈善總會的人氣越來越旺,公信力也與日俱增。
3、海林市慈善協會
組織介紹:協會成立於2004年7月,2007年以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慈善工作高度重視,使慈善事業有了新的轉機,慈善募捐及慈善救助取得歷史性突破。自2007年末至今年3月,協會共接收慈善捐助1630萬元。幾年來救助各類貧困人口20230人,發放慈善救助資金1271萬元,其中救助五保對象和『三無』人員3651人、救助重點優撫對象2376人、救助貧困學生1506人、救助病貧群眾415人、救助殘疾人1850人、救助特困職工3387人。充分利用慈善愛心超市救助平臺,發放愛心救助卡7750張,救助貧困群眾7750人,救助口糧66300公斤、豆油7600公斤、衣物12200件,折合人民幣78萬元。
4、安達市慈善會
組織介紹:2008年成立,2010年12月13日安達斯慈善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成功召開,標志著安達市慈善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抗震救災工作中,積極組織大型募捐活動,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報道。2009年,開展『慈善一日捐』等系列慈善捐助活動,2010年組織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為玉樹震區捐款。『抗震救災募捐』、『慈善一日捐』等專向募捐活動共籌款1609萬元。向社會發布了《安達市慈善會募捐倡議書》,出臺了救助辦法、善款募集、財務收支、社會公示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慈善組織自身建設得到有效規范。從組織慈善活動到開展慈善項目,從制度建立到內部管理等各方面,堪稱縣級慈善組織的典范。
5、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組織介紹:截至2010年底,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已累計籌款近2億元,資助學生17.15萬名,援建希望小學690所,為2600餘名希望小學教師提供了培訓,建設希望工程圖書室430個、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82個……希望小學項目又由只建校捨擴展到為希望小學捐贈體育器材、圖書和電腦等,力求滿足農村青少年年的根本利益訴求。以道德的力量號召自願捐款和志願服務,使富有者和有能力的人擔當責任參與社會生活,也使貧困受助者獲得物質援助和精神鼓勵成長進步,從而促進城鄉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6、黑龍江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
組織介紹: 2005年2月成立,幾年來,基金會嚴格執行章程確定的原則,秉持『撫慰民警、凝聚警心、弘揚正氣、激勵斗志』的宗旨,全心全意為民警為社會服務,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共募集、增值英烈基金近3000餘萬元,累計發放撫恤金等900餘萬元。幾年來基金會努力打造龍江公安優撫『品牌』,實現了圍繞公安中心工作抓優撫的良好局面,在提昇公安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戰傷、犧牲及困難民警及時組織慈善慰問活動。組織抗震捐贈和困難民警子女助學活動。認真組織公安系統功模休養活動。建立黑龍江省公安英烈公墓。編撰出版《黑龍江公安英烈名典》,加強公安英烈事跡的宣傳工作。
7、牡丹江市慈善會
組織介紹:1999年4月成立,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慈善網站,建立了全省第一家以市養市的陽光慈善超市,慈善會建立了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在全市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捐助活動的捐助機制,尤其在沙蘭救災、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本會自成立以來共籌集善款4000餘萬元,助貧、助學、助醫人員達31200名。
8、佳木斯市慈善總會
組織介紹:佳木斯市慈善總會成立於1994年。總會成立以來,在慈善事業上取得較好發展和成績。在全國首創了『溫暖工程』,建立了針對流浪兒童等困難群體實施救助活動的『溫暖學校』。並相繼組織開展了以為『四兒』送溫暖、救助貧困家庭、『抗震救災』、『一日捐』等為主題的各項慈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那些困難群體得到了有效地救助。同時也使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
9、省直機關職工愛心救助基金會
組織介紹:基金會成立後,共接收中省直121個部門捐款1028萬餘元,捐款人數為90000多人。省直機關職工愛心救助基金會的成立,規范了省直機關乾部職工捐贈資金的接收和管理渠道,使省直各部門黨組織對『一日捐』活動的重視支持,各級領導乾部特別是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帶頭捐助,省直廣大乾部職工的積極響應,踴躍參與這一奉獻愛心,救助困難職工的行動形成長效機制,也是體現省直機關『一日捐』活動的救助性、互助性、公益性和可持續性的重要工作載體,充分保護調動了省直機關廣大乾部職工扶危救困,捐贈善款的積極性,積極有效推動了和諧省直機關建設。
10、哈爾濱市紅十字會
組織介紹:專注於備災救災、社會救助、紅十字青少年、救護培訓等工作,特別是在醫療衛生方面救助成果顯著。增強突發事件應急能力,開展『紅十字救援行動』,落實籌建備災救災服務中心項目,提昇哈爾濱市紅十字應急能力,多方募集救災救助款物,增強救災救助實力,致力於挽救生命,開展『紅十字救護行動』,關注最易受損害群眾,開展『紅十字救助行動』,關注貧困群眾,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落實惠民項目,為貧困眼疾患者服務,國際合作,讓貧困家庭的脣?裂兒童綻放笑容,紅十字愛心沙龍項目順利完成,開展『紅十字強會行動』,開展現場初級救護培訓,提昇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建立遺體捐獻紀念碑,開展遺體器官捐獻登記工作,做好血友艾滋病患者關愛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