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高寒氣候阻電動車發展 電動汽車充電站成停車場
2011-05-04 10:25:3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位於學府路上的全省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

  東北網5月4日訊 一座耗資數萬元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建成投用半年多卻沒迎來一輛車充電。專家指出,在我市諸多加油站一站難求、能源危機逼近之時,作為傳統能源的替代品,充電站卻無人問津,這揭示出我市電動汽車發展的缺位。

  半年多一直閑置 充電站淪為回車場

  與對面車水馬龍的哈達水果批發市場相比,哈爾濱電業局的電動汽車充電站顯得十分冷清,由於沒車來充電,該站基本處於停業關門的狀態,只有充電樁和充電杆孤零零地矗立著,充電的主設備被封鎖在大鐵門內。充電站廣場儼然淪為回車場,不時有運送水果的大貨車來此轉車、掉頭。相關人員介紹,由於沒車來充電,自春節以來,充電站幾乎處於停業、被『摞荒』的狀態。

  據了解,去年5月18日,省電力公司與市政府簽訂協議,由哈爾濱電業局建設全省首座全封閉通透式電動汽車充電站,4個月後,充電站建成並投入運營。充電站設置換電區、充電區等六大功能區域;配置4臺戶外交流充電樁,2臺戶內交流充電樁和4臺中型戶內直流充電機,可同時接納10輛中小型電動汽車充電;同期竣工的還有全市110個充電樁。

  民用電動汽車少 充電站『無米下鍋』

  充電站為何無人問津?哈爾濱電業局用電營銷部主任劉永寬一語中的,作為新興能源,電能的利用在我市尚處於起步階段,沒有電動車,充電站也『無米下鍋』。

  據市工信委調查,電動車在我市一直處於空白,目前僅有哈工大、哈爾濱市巨容公司兩家單位作為科研項目研究及對電動汽車的開發,擁有兩臺實驗電動車。真正意義上進入居民生活中的電動汽車,哈市為零。

  市工信委工業裝備處副處長付學偉介紹,作為助力交通工具的小型電動摩托和助力車,我市在近幾年來纔有少量發展,居民對公共電能的需求不大。

  高寒阻礙電動車發展 充電站被『摞荒』

  劉永寬分析,阻礙我市電動汽車發展的主因是電動汽車核心動能裝置電池及電容裝置的動力性能受到高寒地區的挑戰。電動車電池壽命和充電後可跑裡程的多少成為技術上需要攻破的難點。

  五六年前,哈爾濱電車總公司自制研發的電動公交車因高成本投入、蓄電池裝備無法滿足連續供電需求而被迫放棄。電動汽車在我市發展的不樂觀直接阻礙了能源設備設施的使用與發展。

  推廣電動公交汽車 110路先『試水』

  4月19日,我市首臺電動公交車在110路公交線亮相。此臺『電容環保節能電車』車身貼著特殊的『黑A0235試』車牌號和『新能源公交試驗車』標志,拉開了我市電動汽車應用於實際生活的大幕。據付學偉透露,今年底,增程式電動公交車也有望率先在104路投入運營,以後全市逐年推廣。

  3月29日,市政府『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規定,未來五年我市將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車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大力推進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車用電機及電控裝置、電源管理系統等配套部件研制,加快完善混合動力汽車產業鏈。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