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4日訊 日前,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重大項目——牡丹江旭陽公司非多晶硅太陽能項目開工建設,這是牡丹江市立足於工業結構調整,加快全市新興產業規模化步伐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今年以來,該市已有142個項目實現了開復工,總投資超過了900億元,以光伏、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初露端倪。
牡丹江市打破工業經濟常規增長模式,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等新興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4.7億元,企業戶數和增加值所佔比例分別達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8%和31.5%,居全省第一位。
為進一步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昇級,今年牡丹江市將采取裂變擴張、創新驅動、產業昇級、藤蔓經濟等有效方式,努力培育光伏、新能源等多個產業向百億級產業集群邁進,全力加快新材料等一批50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自去年11月,該市開啟了項目建設『准備之冬』,通過擴展交流合作領域、加強項目儲備和督導、開展針對性招商等方式,全力推進300個市級重點項目、十大產業項目、40個省級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步伐。據了解,『准備之冬』期間,全市新謀劃生成的148個項目中,產業項目達到32個,總投資123.6億元,佔全部新謀劃項目比重分別為54.3%和66.9%。
近年來,這個市積極改造和提昇傳統產業,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他們立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引導、扶持和服務力度,通過調控管理、改革改造、技術創新等手段,幫助企業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樺林佳通集團搶抓我國汽車工業迅猛發展的機遇,積極開發科技含量較高的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等『拳頭產品』,並迅速佔領中、高端輪胎產品銷售市場,推動了企業經營效益穩步增長。
恆豐紙業集團公司累計項目投資12億元,完成了6000噸高檔卷煙紙、1.2萬噸特種薄頁紙、1萬噸鋁箔襯紙等項目,機制紙生產能力達到9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卷煙配套用紙生產企業。去年,牡丹江市新增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6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25億元,有6項產品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碳化硼芯塊、鎢合金材料等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同時,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圍繞培育新能源產業,去年引進中國兵裝集團,投資16億元新上了500套風電裝備項目,傾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風電整機裝備制造基地,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引進中大青山集團投資20億元,建設了年產1000輛電動客車的生產線,成為全省首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總投資達25億元,5年內將形成年產120MW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圍繞打造新材料基地,重點推進聖戈班碳化硅微粉、順達高純硅等新材料項目,目前,已形成70多家企業、5大系列產品。去年,牡丹江市被國家認定為特種材料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