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城市道路越修越寬 哈爾濱市街路卻難覓自行車道
2011-05-08 08:53:3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8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私家車主陳先生又為自己購置一車,這輛『車』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傳統認識中的『車』———自行車,陳先生放棄自己的愛車上下班改騎自行車已近一周。陳先生家住民安街,工作在友誼路,據他自己的測算,騎自行車單程需要8分種,而由於部分路段道路擁堵和私家車限行,他開車上班卻需要20分鍾。

  『放棄四個輪改騎兩個輪』並非陳先生一人,這已經成為很多私家車主的選擇。但是記者了解到,這種即有利於緩解我市道路擁堵現狀,又有益於個人健身鍛煉,同時還低碳環保的『一舉多得』做法卻讓人很難『堅持』,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哈爾濱的街路上難覓自行車道,騎自行車在機動車流中穿行,安全從何談起?『現在交管部門總是對私家車進行限行以減少路面上機動車數量,與其這樣不如多開闢些自行車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多騎車人給城市交通開出這樣一劑藥方。

  城市道路越修越寬,自行車卻無處安身

  每年5月至10月,是哈爾濱騎自行車出行的黃金時段。在當下哈爾濱路橋改造、道路擁堵的情況下,已經放棄自行車很多年的一些市民開始重新『四輪改兩輪』,可是當很多人把想法變成行動,騎車上道時纔發現城市道路越修越寬,自行車卻無處安身。

  冰城自行車道越騎越窄是大家的共識。每天騎車上下班的陳博無奈地說:『這些年來我就是在混亂的車流中練就了騎車的高超技藝。現在哈爾濱的私家車越來越多,道路擁堵情況嚴重,政府不停地倡導市民采取步行、騎自行車出行,可是自行車道在哪裡?讓騎自行車的人和機動車在一起「同道競爭」,後果可想而知。』

  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市自行車協會曾經向市民發出過『讓我們騎車出行』的倡議,可是倡議也僅僅就是倡議,客觀的道路交通情況已經把騎車人牢牢地限制住,『低碳出行』只能落實到口頭上。今年46歲的陳博告訴記者,他從上中學起每天上學放學都是騎自行車,那時候騎車上學的學生很多。可是現在哪還有孩子騎車上學了,也不可能有家長會放心讓孩子騎車上學。路近的步行,遠一點的或是私家車接送,或是坐送子車了。『這不就是惡性循環嘛,機動車越來越多,機動車道就不停地擠佔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沒路可走,被迫只能選擇機動車出行。』陳博認為這種現狀就是『飲鴆止渴』。

  機動車肆意侵佔非機動車道,交法規定成空文

  記者從交通管理部門了解到,『非機動車道』是指專供以人力或者畜力為驅動的非機動車,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准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行駛的車道。在哈爾濱非機動車道上自行車仍是主力軍。如果非機動車道上沒有禁停標識,機動車可以暫時借用非機動車道,但應遵循非機動車優先通行的原則。

  但事實上,我市的非機動車道上,走的是機動車,停的是機動車,而被擠得無路可尋的自行車或是人行道上推行,或是機動車道裡『奪路』,『應遵循非機動車優先通行的原則』早成一紙空談。『前幾天,我和幾個騎友在省政府十字路口處騎車,在非機動車道上等紅燈,可是後面想右轉彎的出租車、公交車、私家車喇叭齊鳴,沒辦法我們只好把自行車搬到人行道上讓他們先過,還招來罵聲一片。』大地騎旅健身俱樂部的騎行愛好者劉菲說起這種現狀也是滿腹勞騷:『非機動車道上,機動車要讓行非機動車,這是「交法」上的明確規定,可是現在所有的道路都成了機動車的天下。不但霸佔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也是隨處停車。』

  自行車道的消失,是文明還是愚昧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只有一條專用的自行車道,位於平房區的友協大街上。平房區友協大街是連接平房區南北的交通要道,不僅過往的機動車多,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上班族』也非常多。因此2007年,有關部門在這種街路的綠化建設中增加了人性化設計,用綠化帶隔離出一條自行車專用通道。

  『這個世界有很多事讓我大惑不解。我們消失的東西,西方人卻在做,甚至是大做特做;被西方人早拋棄的東西,我們卻在熱捧,甚至風靡中國。拿自行車來說,中國這樣一個自行車王國,自行車道卻在城市中不斷消失,而汽車國度的美國,卻在興起自行車道。我不知道是中國人進步了,還是美國人文明了?』這是一位名為liding1949在大河論壇上的帖子,在我國自行車道的逐漸消失已是大城市道路交通的普遍現象。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專家介紹,每年5月到10月,哈爾濱騎自行車出行問題就會隨之而來。一個城市中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應該自成體系。現在很多機動車駕車人對於機動車道上出現的行人和自行車都非常『憤慨』,常會以鳴喇叭來『發泄』並『警示』。但是實際調查顯示,當自行車或是步行者闖入機動車道時,絕大部分原因是他們路權被侵犯了,他們無路可走之時纔會破迫選擇與機動車同路。城市道路是一種公共資源,可目前城市交通的現狀卻是非機動車和行人的路權已經被嚴重侵犯。在美國80%的城市准備建新自行車道,參議院還通過法案,要用稅收優惠,鼓勵僱主給騎自行車上班的僱員每月四十到一百美元的補貼,對自行車這種出行方式的倡導和重視程度,已成為關乎城市形象的問題。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