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大會現場。
東北網5月8日訊(魏然 記者 杜筱 吳萌) 5月8日,由國家衛生部獲准,中國醫師協會主辦、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承辦的首屆全國『青春期醫學』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暨中國醫師協青春期醫學專家委員會成立在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舉行。
據了解,『青春期醫學』的概念早在1904年就由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結合WHO對生理年齡段青春期劃分標准和病理年齡段出現的異常青春期,『青春期醫學』應該涵蓋0-24歲兒童青少年的性發育、生長發育、心理行為發育等問題。此醫學領域跨越了內科(生殖內分泌、生長發育)、外科(小兒婦科、小兒男科)、心理行為等多學科,同時也跨越了傳統的兒童與成人年齡界線(18歲)。青春期及青春期醫學的概念、年齡跨度、醫學范疇等說明青春期醫學即不同於兒科,又不同於成人科,是兒童到成人的過度,是其連接的橋梁,是性發育、生長發育、心理行為發育不可分割的有機結合體系。
據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主任、全國青春期醫學門診早期創始人之一於泓介紹,青春期醫學在我國本世紀初纔剛剛起步,2001年由北京兒童醫院和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先後在國內最早創建青春期門診。青春期醫學主要涉及三大主題:性發育、生長發育、心理行為發育,是一個生命生活質量的基礎。性發育的好壞直接涉及人的性功能、生育能力;生長發育的好壞直接涉及未來昇學、擇業、擇偶、遺傳等諸多問題;心理行為發育是伴隨性發育、生長發育而必然出現的問題。WHO規定青春期(生理期)是10-24歲;我國近期一項生長發育調查發現青春期年齡有提前的趨勢(9歲2月);2010年12月衛生部規定女孩8歲前乳房發育叫性早熟,美國一些專家傾向女孩7歲前乳房發育叫性早熟,非洲一些專家傾向女孩6歲前乳房發育叫性早熟,這意味著性發育在提前。普及科普知識、關注孩子性發育極為重要。
出席此次大會的中國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鏡認為,目前中國沒有國家級青春期醫學權威的學術團體,更沒有青春期醫學的培訓機構和管理機構,致使5億左右的兒童青少年沒有足夠的專業醫生來保障他們應有的健康。而且家長們對青春期醫學專業知識更是匱乏,誤診誤治觸目驚心!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龐大的青春期醫學航母艦隊,培養更多的專業人纔。此次舉辦首屆全國『青春期醫學』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暨中國醫師協青春期醫學專家委員會成立,將更好地規范診治青春期醫學相關疾病,為5億適齡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為了普及青春期醫學知識,給相關領域臨床內、外科醫生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此次學習班邀請了10餘名國內外在性發育、生長發育、心理行為發育等醫學專業的權威專家,解讀本領域前沿知識,為來自包括香港、澳門等全國各地的200餘名醫務工作者進行授課培訓。涉及的專業有:青春期醫學專業、內分泌專業(兒童、成人)、兒童保健專業(包括婦幼專業)、心理行為專業(兒童、成人)、婦科專業(兒童、成人)、男科專業(兒童、成人)、泌尿外科專業(兒童、成人)、社會學、教育學、護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