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拉土大貨車肆虐,新修的水泥路半年就變成了『土路』。 |
大貨肆虐水泥路 半年變『土路』
6日,記者一行驅車從哈市出發前往團山景區,從呼蘭區通往孟家鄉的這段路全是乾淨的水泥路面,行駛起來很順暢,但從孟家鄉到團山村這段路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水泥路面,但路面上坑包密布,一些路段甚至變成了『土路』。團山村的村民告訴記者,孟家鄉通往團山村的這條路是去年10月份修建的,沒想到剛半年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全是拉土的大貨車造的孽,那些挖山開礦的人不僅破壞團山,還把好好的道禍害了。』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指著路面上殘留的紅色泥土說,這些土都是從團山上挖下來的,據說是一種礦土。由於路面都是坑,前段時間他家的豬跑到路面上,竟然踩到一個大坑裡,前腿都摔折了。
在團山村村口聊天的李老漢和王老漢說:『這些年一直說要在團山發展旅游業,結果路修了一遭又一遭,旅游業沒發展起來,團山卻快被挖沒了。大家往鄉裡告,往區裡告,可就是沒人管。為啥沒人管?那些挖山采砂的人,哪個沒點兒關系!』
挖山開礦 團山沒了一大塊
一路顛簸地趕到團山下,抬眼望去,記者驚呆了:團山探出景區山門的部分竟然被挖掉了一大塊,只留下了發紅的斷面和一座紅土山。
幾位村民都這樣告訴記者:『團山被大隊(團山村)的村民董大勇承包了,山是他挖的,說是為了采一種叫「沸石」的礦。』
那麼,董大勇是何許人也?一些村民偷偷告訴記者,董大勇是村子裡的官員傅文俊的女婿。『前幾年,曾有村民到區裡實名舉報董大勇亂砍濫伐樹木和挖山采礦的事情,但區裡也不管,舉報的村民還遭到了報復……』
2005年,記者走訪團山時記得景區山門處曾有一面警示牆,上面寫有:『呼蘭區政府於2004年7月份將團山風景區列為禁止采礦區』。如今警示牆已經不見了蹤影。
無人管護 管理辦成農家樂飯店
與5年前相比,團山風景區建設似乎有了些許進展,原來景區管理辦公室的位置新建了一溜兒新房,不過新房大門外掛的卻是『綠色山莊』的牌子,景區管理辦公室成了山莊一部分。村民說,『綠色山莊』是一家農家樂飯店。
記者在景區管理辦公室裡沒有看到工作人員。一個看門人說:『管理辦就是個擺設,這片房子都是「李局長」的。』記者詢問得知,這位『李局長』就是呼蘭區林業局的官員李殿學。村民說,『李局長』3年前在這裡買地建房,竟然將景區管理辦也『化為己有』。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今年2月中旬,58同城網上出現了這樣一個賣房帖子:『「綠色山莊」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購買後可立即投入使用……』顯然,『綠色山莊』的主人已打算將房子賣掉。
『景區門口的山是董大勇的,大門邊的房子是李殿學的,旁邊的魚塘是「二毛」的,裡面的礦泉水廠和敬老院是「馬四」的,以前有過考古發現的地方,現在都讓人佔了。』一位老年村民說。
胡亂開墾 河沼濕地成耕地
記者前行四五公裡,來到了呼蘭河『北河套』一帶,在這裡沒有看到什麼『團山古城』北大門的遺跡,卻發現采砂船正在呼蘭河裡大肆采砂,岸邊的土地大面積塌落,水中積起了很大面積的沙洲,團山五七水庫已近乾涸,只剩下了幾個水塘。
一個犁地的村民說,從呼蘭河到團山下,以前都是河套地和草甸子(河沼濕地),野雞野鴨非常多,但是現在都被開墾成耕地了。『上面就一層土,下面都是黃沙,晴天風大的時候,漫天都是沙塵。』村民指著一條低矮的田埂說,這就是『團山古城』的城牆遺跡,現在成了田地的一部分。
滿目瘡痍 金代遺址無跡可尋
2005年的時候,團山景區前曾掛有一個鏽跡斑斑的介紹牌,上面寫著:團山在滿語裡叫溫德赫山,曾是金代軍隊儲備糧草、操訓士兵的後方基地。團山海拔178.8米,有三洞九峰十二壑,現存遼代六密式佛塔、金烽火臺、校軍場、公主墓及明代的關帝廟、清代的風雨亭等10餘處古跡。
記者踏查發現,景區裡除了林立的『胡仙廟』和大片被圈起的建築外,已找不到明顯遺址景觀。挖山開地導致水土流失,如今不僅三洞九峰十二壑不見蹤影,烽火臺、校軍場等金代遺址也無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