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劣質塑料袋從該車間生產出來
東北網大慶5月10日訊 原本是多家經銷環保塑料袋的東風新村九區批發市場,今年3月以後,塑料袋的經營權被個人『壟斷』。
有讀者反映該市場內塑料袋有股刺鼻氣味,可能有問題。在舉報人的配合下,記者通過跟蹤采訪,揭開了該市場指定塑料袋的產銷全過程。
此後,市質監部門介入,並於5月9日公布抽檢結果:該市場指定的塑料袋抽檢合格率僅為五成。
個人拍下經營權
自限塑令施行以來,東風新村九區批發市場所轄的工商部門和市場管理部門,都曾要求市場內使用的塑料袋具有環保性能。
據知情人講,今年1月初,東風新村九區批發市場下達通知,要以招標形式,將市場內塑料手提袋的經營權對外發包。最後,該市場塑料袋經營權被個人以30萬元拍得。
據了解,塑料袋有『國標』和『非標』之分。當時,該市場要求,無論是誰拍到了塑料袋的經營權,都得按要求經營『國標』塑料袋。
一名商販說,她在該市場做生意,每天賣貨都得用幾十元錢的塑料袋,以前市場上有十多個賣塑料袋的,大家還有個可選的餘地,質量和價錢都比較合理。但是,市場上曾貼出過通知,要求每個業戶都得購買印有『大慶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專用』字樣的塑料袋。
批發點暗售劣品
今年3月末,記者曾在舉報人的指引下,來到九區批發市場1號廳側面的塑料袋批發點。記者看到,這個批發點在一個臨時搭建的鐵皮房內,案板上擺放的塑料袋都印著『大慶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專用』字樣。
『買點啥樣的?』批發點內一名男子詢問道。
記者表示,要些便宜的。該男子從案板下面拿出了一捆售價3元的白色塑料袋。記者看到這種塑料袋特別薄,上面沒有任何環保標志,貼著鼻子一聞,還有股難聞的味道。
『市場不是不允許賣這種塑料袋嗎?』記者追問。
『偷著賣唄。』該男子警覺地抬頭看了記者一眼,順手把這種不環保的塑料袋扔到案板的下面。緊接著,他又拿了幾捆印字兒的塑料袋,向記者推銷。
記者發現,這種塑料袋一共有八九個版,價錢從4.5元至8元不等,上面印有二次利用和可回收的標志,執行標准是GB/T21661-2008,型號為500x300x0.025(毫米)。
記者分別把這八九種塑料袋拿在手裡,發現4.5元一捆的塑料袋明顯比7元錢一捆的塑料袋輕,單個塑料袋摸上去也很薄。但是,這兩種塑料袋上標明的厚度竟然完全相同,都是0.025(毫米)。
抽檢半數不合格
九區批發市場指定銷售的這種塑料袋上標注的廠名為『金藝化工有限公司』,但無論記者撥打114查詢,還是上網查找,都沒辦法找到該廠的詳細地址。
舉報人說,九區批發市場指定銷售的塑料袋上留下的廠名是假的,其實工廠位於紅崗區張鐵匠。
4月初,記者來到紅崗區張鐵匠采訪時發現,該工廠沒有懸掛牌匾,有多個生產車間,除了為九區批發市場生產指定的塑料袋以外,還在加工國家禁止生產的『非標』塑料袋。
4月22日,記者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工作人員來到位於張鐵匠的工廠,對該廠生產的在九區批發市場使用的4種塑料袋進行了抽檢。
5月9日,市質監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抽檢結果顯示,這種環保塑料袋存在質量問題,其中包括厚度不夠、薄厚不均、印刷質量不達標等問題。抽檢合格率僅為50%。
目前,抽檢結果已經轉至相關職能部門,大慶晚報將繼續關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