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09年4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齊心協力,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建立機制,克服了改革起步階段的種種困難,基本醫療保障面大幅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取得新進展,醫藥衛生運行長效機制初步建立,三年醫改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自4月24日起,本網將推出系列報道,著重宣傳各地、各部門在醫改方面取得的成效,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為建設和諧龍江、幸福龍江作出更大貢獻。
東北網5月9日訊 (記者 王蕊)近年來,哈爾濱市道裡區始終將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作為區委、區政府深化醫改、推進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讓全區居民均等地享受到公共衛生服務。目前,道裡區社區居民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滿意度達96%,較2009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加強主導 創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制機制
區委、區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同時從8個部門聘請15名專家,搭建技術專家資源庫,提供技術指導。並先後制定了《關於加強道裡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考核獎勵實施方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准化管理考核細則1000分》等多個規范性管理文件,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屬地化管理新機制。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下移延伸、工作結果公示通報、年終及時兌現獎懲,全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了以街道、鄉鎮工作為主,衛生行政部門業務指導和工作監督考核為輔的新管理模式,形成了鄉、村和街道、社區主動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新格局。在健全組織機構、創新管理模式基礎上,道裡區又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不斷加大投入。2009年和2010年,共投入5843萬元,建成了共樂、安和、安靜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後,今年,道裡區又投入1.63億元,實施兆麟、康安等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准化建設,同時整合區人民醫院、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結核病防治所等公共衛生資源,新建佔地2.8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全面完成了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更新改造。
突出特色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果普惠於民
結合群力新區和哈西地區改造以及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哈市道裡區實施了『做精東部,優化中部,提昇西南部』的區域衛生發展戰略,從戰略布局上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突出布局特色。在東部,以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為核心,打造東部區域綜合性醫療中心,作為全區重大公共衛生服務的指導中心;在中部,重點突出中醫特色、婦產科特色和老年康復護理特色,形成特色專科群落,作為特殊人群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指導中心;在西部,加快群力新區大型綜合性醫療中心建設速度,形成現代公共衛生服務新模式;在南部,新建區人民醫院,形成培訓指導支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綜合基地,指導全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個項目開展、落實。
按照縱向業務指導職能和橫向工作主體職責,針對重點人群和特殊人群眾需求,道裡區還將全區劃分為若乾公共衛生服務責任分擔區,開展有針對性的社區醫療和醫院聯盟服務。針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開展高齡老人家庭普惠型輔助式居家養老服務,每月為90歲以上老人發放100元醫療服務券,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嘗試社區安寧護理,推行老人臨終關懷服務,試行社區托老病房服務,拓展『助老健康工程』,與轄區內8家大醫院聯合,對3萬餘名65歲以上老年人實施免費體檢,實現應檢盡檢。推廣適宜技術,突出中醫特色,將群眾樂於接受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普遍運用於社區居民醫療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中醫中藥的優勢和特色,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推廣中醫中藥文化。2010年,道裡區成為全省唯一獲得『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區』殊榮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