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實現金融業增加值450億元 黑龍江建設區域性開放金融體系
2011-05-12 07:51:2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建華 李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12日訊 『十二五』開局之年,黑龍江金融業將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信貸投放計劃初步安排新增1100億元,增幅16%左右,力爭實現『十二五』開門紅。與此同時,黑龍江將保持金融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實現資本供給與投資需求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到2015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450億元,佔全省GDP比重3.5%以上,基本建成體制健全、主體活躍、市場規范、布局合理、優質高效、運行協調、誠實守信、環境友好的區域性開放金融體系。

  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提高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充裕度。為緩解今年信貸總量緊縮給企業融資帶來的壓力,黑龍江將爭取再向人民銀行總行爭取增加10億元再貸款和10億元再貼現限額,使再貸款限額達到86億元、再貼現限額達到54億元,爭取全年累計辦理再貸款70億元、再貼現70億元,加大對『三農』、重點產業和中小企業等領域的投入。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等一系列農村金融產品創新,爭取在涉農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短期融資券等重點試點產品上取得突破。運用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支持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婦女、貧困學生、大學生村官等群體創業就業。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將利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工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十二五』期間,黑龍江堅持統籌規劃、擴大開放、合理布局、優化發展的機構整合戰略,加大金融招商和『引銀入龍』力度,形成多種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序競爭、共生共榮的良好格局。力爭實現新增銀行業機構和網點200家以上,並重點向金融服務薄弱的領域和地區傾斜,實現機構布局的科學化、合理化、均衡化。銀行業形成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非銀行金融機構、外資銀行等多元化銀行機構服務體系,主要城市商業銀行成為輻射全省乃至東北地區的商業銀行機構。到2015年末,全省銀行業存款年增長率不低於10%,達到2萬億元;貸款年增長率不低於14%,達到1.3萬億元;存貸比年增長率不低於2%,達到65%左右。全面推進對俄、韓、日的金融開放,加強跨境銀行業交流與合作;規劃期內,力爭引進3~4家外資商業銀行來黑龍江設立分支機構。

  努力培育證券公司,培育1~2家具有金融期貨結算資格和專業特色、業務創新能力較強的期貨公司;到2015年末,力爭使我省境內上市公司數量達到40家,境外上市公司達到25家左右,形成股票、期貨、債券、基金等多種融資方式的資本市場體系。

  保險市場主體更加多元化,初步形成各類主體優勢互補、合作競爭、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到2015年末,全省保險公司總公司和省級分公司數量達到35家以上;全省原保險保費收入爭取比2010年翻一番,突破600億元,保險深度達到4%,保險密度達到1500元/人,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

  為確保我省『十二五』金融業目標的實現,我省將采取十四項戰略措施保駕護航:加強對金融工作的統一協調,保障金融產業穩健發展;優化信貸結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強化金融監管和行業自律,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打造誠信龍江;加大外向型經濟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對俄跨境貿易發展;做強做優地方法人銀行機構,推動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支持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規模;規范發展金融中介機構,不斷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深化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確保金融安全;加快金融業信息化建設,切實防范信息技術風險;實施人纔興業戰略,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加快推進金融街建設,凸顯金融載體功能。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