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海林紮實推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 築牢醫療服務體系
2011-05-12 09:45: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自2009年4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齊心協力,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建立機制,克服了改革起步階段的種種困難,基本醫療保障面大幅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取得新進展,醫藥衛生運行長效機制初步建立,三年醫改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自4月24日起,本網將推出系列報道,著重宣傳各地、各部門在醫改方面取得的成效,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為建設和諧龍江、幸福龍江作出更大貢獻。

  東北網5月12日訊(記者 王蕊) 在貫徹落實我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過程中,海林市將推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作為醫改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工作中科學配置資源,規范醫療行為,提高服務能力,努力築牢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網底,實行『走進病人家庭、送醫送藥上門、送健康上門、全天候服務』新模式,讓百姓不出門就能看上病。

  海林市從強化管理手段入手,為確保醫療機構高效運行,鄉鎮衛生院對轄區內鄉村醫生全部實行『三制、四統一』管理,即目標責任制、聘任制、考核制和政務統一、藥品統一、業務統一、人員統一,簽訂工作責任狀,從而做到目標、責任、義務『三明確』,聘任期為1年,捆綁式參加醫療責任險,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健全了村級衛生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培訓制度,采取業務講座、臨床代教、進修學習、『以會代訓』、『拜師結對子』等形式,加強業務指導,開展技能培訓,提高了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

  為了打牢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基礎,海林縣堅持高標准、嚴要求,推進『五個規范化』建設,增強網底功能。按照方便群眾、優化資源配置的原則,推行標准化建設,目前,海林市112個行政村都設立了村衛生所,基本實現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全覆蓋。采取『村醫出資、村委會扶持、政府補助』的辦法,投入資金80餘萬元,完成村級衛生所用房規范化建設,『六室分開』達標率達到95%。對注冊資格考試不合格和不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村醫,堅決不予注冊,嚴把准入關,認真執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並配合開展醫療機構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對全市村級衛生所進行地毯式清查,合格一家,許可一家,目前,已取締黑診所5家,限期整改13家,著力營造安全、規范、有序的醫療衛生服務環境。

  海林市在強化鄉村醫療環境和能力的同時,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深化服務理念,全力推進醫療服務上檔次、上水平,提昇醫療服務質量,首先轉變了服務理念。牢固樹立『大衛生』觀念,深入開展基本醫療、疾病控制、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公共衛生『六位一體』綜合性服務,實現了『小衛生』向『大服務』轉變。針對以往『坐等病人』的服務模式,推進責任醫生制,實行了『走進病人家庭、送醫送藥上門、送健康上門、全天候服務』新模式,累計組建下村醫療隊8支,選派醫務人員151人,診療9萬人次。截至目前,在全市范圍內的鄉村中,建立農村居民家庭健康檔案12.3萬份,完成了16262名農村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篩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病人17209人,為農村婦女發放葉酸1051瓶,促進了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強化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功能。

責任編輯:代崢